关注
两个项目分别为盈宗制药有限公司的纳米纤维物料及呼吸器智能生产线项目,以及Sew Solution Limited的全成型针织毛衣智能生产线项目,各获批1,500港万元资助,合共3,000万港元。
论坛由香港特区政府、香港贸发局和香港设计中心合办,逾70位行业领袖及知名讲者于会上分享独到见解,剖析如何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知识产权策略如何促进业务拓展,以及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在商机, 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4,000名人士参与,共同探索业务合作机会。
由香港贸发局主办的两大创业活动:"创业日"和"创业快线"早前圆满举行,活动今年以"探索初创新平衡"为主题,研讨会和展览部分均在现场和网上同步进行,吸引来自44个国家及地区,共超过9,000名与会者线上线下参与。
两项活动广邀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及讲者,与初创企业及中小企分享营商之道及创业心得,以及如何运用创新科技及思维捕捉环球商机,特别是拓展大湾区市场业务。
香港特区工贸署发言人表示,优化措施将进一步支援香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发展更多样化市场,包括协助企业通过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开拓及发展内地市场业务,并资助企业参与香港贸发局的香港展览,协助企业在疫情下开展营销工作。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业界纷纷推出各式ESG相关的项目,包括债券、基金和贷款等,既为投资者找到投资新亮点,亦为大湾区企业实践ESG提供多元化的绿色融资选择。(汇丰-商汇大湾区系列)
"数据采集最重要是后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的智慧贴纸Smart Tag传感器针对工业4.0,因为工厂使用大量机器,摩打是机器主要零件,监察摩打的运作情况,我们以传感器收集摩打的温度、湿度、震荡等,再把数据结合物联网,就可以分析整个生产系统是否运作正常。"Nexsen总经理罗伟耀认为,随着AI人工智能、大数据、ICT信息和通讯技术等创新科技走向成熟及普及化,全球正迎来一股"无人"可挡的"智慧"商机。
成立逾20年的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GeneHarbor(HK)Biotechnologies),利用自主研发的生物科技制造平台,以较低成本生产一系列由酶产生、具备抗衰老功效的"艾沐茵NMN"保健产品,广受市场欢迎,并成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同类产品。创办人拟把握香港特区政府推动再工业化和兴建先进制造中心的契机,回港设高端生产线。(汇丰-商汇大湾区系列)
大华银行香港分行及香港贸发局早前联合发布《大湾区与东盟间的贸易与投资及香港的角色》研究报告指出,大湾区企业高度评价香港服务,并预期香港作为促进两地之间的商贸平台的角色将更为重要。
香港贸发局对《施政报告》的一系列具前瞻性及革新性的规划,以及为香港增添新经济动力的政策表示欢迎,认为有助香港开拓新局面、推动香港未来经济民生发展,其中支持会展业及便利中小企融资的措施更有助港商在疫后掌握国家及国际的新商机。
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一带一路"办公室、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早前举办两场线上交流会,以"善用境外经贸合作区,开拓‘一带一路’新商机"为题,为增进有意在境外经贸合作区开拓业务的香港企业对当地投资政策、设施和支援服务、合作区优惠措施等方面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利用合作区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香港特区政府于去年通过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推出"鼓励及早使用5G技术资助计划",截止申请日期已延长六个月至今年5月31日,以进一步鼓励各行各业的公私营机构递交项目申请,利用5G技术促进持续创新。获批项目可获资助与使用5G技术直接相关的实际开支的50%,上限为50万港元。
参加计划的企业须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聘请合资格毕业生,并派驻他们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职培训。该计划提供2,000个名额,约700个专为创科职位而设,港府会按每名获聘毕业生向企业发放每月一万港元津贴,为期最长18个月。
为深入了解内地工业互联网的最新发展及场景应用,香港贸发局代表团在今年8月14日造访位于东莞的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包含联接管理平台、工业智能体及工业应用平台三大部分;定位于做企业增量的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业务在云上敏捷开发,边缘可信运行;赋能行业合作伙伴深耕工业核心业务流,持续释放潜在业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