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由香港贸发局举办的 "亚洲品牌及营销论坛"(MarketingPulse)及"亚洲电子商贸论坛"(eTailingPulse)日前圆满结束。活动以 "Inspiring Possibilities" 为主题,邀得近80位国际级营销专家亲临香港,于近30场演讲、InnoTalks、数码营销及电子商贸工作坊、与杰出人物对谈系列等精彩环节活动,共同探讨最新营销趋势、文艺创新、东盟商机及人工智能(AI)等议题。逾160場一對一商貿配對服務同場舉行,促進合作。活动吸引来自全球22个国家及地区逾1,600名业内人士到场参与。
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把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利用创科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及未来产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了多项措施及资助,全力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实现再工业化。香港贸发局早前与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合办第五场"GoGBA大湾区发展日",助中小企抢抓"新质生产力"新机遇。
第三届“创业快线:国际篇”早前圆满结束,10家环球优胜初创顺利诞生。参与的初创来自世界各地,涵盖不同领域,包括绿色科技、医疗及健康科技、生物科技、食品科技、教育科技、金融科技、农业科技及电商等。活动旨在支持更多环球初创来港设立据点、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以至国际市场。于12月初举行的“创业日”,大会邀得初创生态圈持份者、孵化器及创科行业领袖,介绍香港和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并分享成功经验;而优胜初创也在现场介绍他们的科技方案及创业故事。
香港浸会大学培育的生物科技初创 - 新发病毒诊断(香港)有限公司(EVDL)借助“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与本港私家医院建立联系,并达成业务合作,引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多重诊断系统”,以检测42种呼吸道病原体,协助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及为公共卫生把关。该合作是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成功例子。
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对全球人口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利用科技研发有效的气候治理解决方案迫在眉睫。香港科技大学旗下的初创星睿云智科技,其创始团队主导发射了香港高等教育界首枚的地球环境探测遥感卫星,利用卫星数据建立自主人工智能平台,分析灾害风险、碳排放等状况,协助政府和业界实施气候风险管理。
市场上已有不少可量度心跳及血氧水平的可穿戴设备,但可量度肌肉疲劳状况的产品却并不常见。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培育的生物科技初创PointFit,就研发出创新的可穿戴设备 ,能通过收集人体汗液,为运动爱好者、长者以及关注健康人士时刻监测身体状况,利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
任何手术,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风险,而复杂的手术就更甚。但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手术的成功率可大大提高。数码港培育的医疗科技初创Braillic成功研发出增强现实(AR)导引手术导航系统,协助外科医生内视病患体内的立体结构,减低手术风险。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推动本港的创科发展,扶持创科初创及中小企成长。香港贸发局积极配合政府政策,为相关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支援,促进创科生态圈的发展,贡献国家高质量发展。早前,香港贸发局与恒生银行合办InnoClub Awards,嘉许在创科领域表现出色的企业,鼓励业界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