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及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發表《香港房地產發展及物業管理領域綠色實力:RCEP機遇》研究報告,揭示香港綠色建築七大優勢,探索區內新商機。
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公佈今年首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業務活動現狀指數」按季增11.8點至51.3,是繼2021年第四季後,首次超過50。
香港貿發局最新的出口調查顯示,接近所有受訪者(98%)指自1月初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令業務發展受惠,特別是可以更具彈性、更頻密地出差,以及帶動了跨境商業往來。
是項調查由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合作於2022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進行,結果未能完全反映最近內地與香港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恢復免檢疫通關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然而,隨着這些利好因素逐步浮現,預期GBAI在今年上半年將大幅回升。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說:「隨着疫情緩和及相關防控措施鬆綁、跨境貨運走向復常,2023年香港出口將逐步重拾增長動力。」
是次調查主題為「通過香港商貿平台拓展大灣區疫後商機」,結果顯示,港商進軍大灣區面對低價競爭、不諳內地法規、融資及客戶信貸問題等三大挑戰,然而,港商在大灣區市場亦具獨特優勢,包括香港品牌聲譽及善於引進外國優質產品等。所以,港商宜善用優勢,藉大灣區開拓龐大的內銷市場。
第三季數據反映了更具挑戰性的外在和內部環境,包括利率上升、衰退風險升溫、新冠疫情影響持續,以及房地產市場疲弱等。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早前於記者會上指出,市場憂慮外部環境持續惡化,令復蘇步伐較預期緩慢。「高通脹和加快實施的貨幣緊縮政策壓抑了多個主要市場的需求,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及俄烏衝突帶來的種種影響,也令出口前景蒙上陰影。」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早前在記者會表示:「這是一年內首次上揚,反映在疫情影響漸減退而供應鏈和物流瓶頸有所改善下,香港出口商信心回升。」
報告認為,香港應加強在東盟國家的推廣工作,讓東盟企業加深了解香港上市機制和相關政策的最新發展。同時,香港亦可透過加強與東盟國家的交易所合作,推廣企業來港作雙重或第二上市。
調查又指,超過八成半買家曾參加網上展會,以應對採購需求。大多數受訪買家表示,待國際差旅限制解除後,他們較屬意通過實體展會(63%)或混合展會(59%)進行採購。
然而,貿易價值指數為52.8,情況相對樂觀,即使較上季的57為低,但仍處於擴張領域。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 「這顯示大部份行業的單價短期內將繼續上漲,尤以玩具業(56.7)和電子產品業(53.5)為然。」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香港信保局)早前舉行「2022環球經濟前瞻與香港出口展望」研討會,多位專家分享環球營商策略,並探討2022年香港出口機遇與挑戰、環球經濟前景及外匯市場,協助香港出口商順利發展業務,開拓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