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GoGBA大灣區發展日」由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主辦、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GoGBA商貿支援及香港青年協會合辦,以「青年就業創業」為主題,為本地年輕企業家、專業人士及有志到大灣區發展的青年介紹大灣區的創業及就業機會、有關支援計劃及服務等。是次活動透過研討會、小組討論、一對一諮詢及互動交流酒會等形式舉行,吸引共421人於線上線下參與,同場亦進行了67場一對一諮詢會議。
來自澳洲悉尼的Tiny Mobile是一家微型房屋建築商,採用創新的模塊化設計建造實用性高的移動微型房屋。該公司在澳洲工場製造房屋組件,並在當地境內交付。他們更與Airbnb 等短期公寓出租網上平台合作,讓投資者在鄉郊及旅遊區出租微型房屋。
為進一步促進穗港經貿合作,香港貿發局及滙豐於10月18日合辦「聯動大灣區考察團 – 廣州」活動,組織香港企業走進廣州進行實地考察,讓港商全面了解當地的營商環境,並與內地企業對接,探討合作商機。這是兩家機構自全面通關後,首次合辦商貿代表團到訪大灣區。香港特區政府駐粵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為是次活動的策略夥伴。
據彭博數據顯示,環境、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已躋身投資主流,預計相關投資最快於2025年將達到53萬億美元,佔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總值的三分之一。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15屆香港國際美酒展於11月3至5日盛大舉行,吸引來自新興市場的買家積極採購,包括來自東南亞的印尼以至西非國家奈及利亞等;個別國家及地區的買家數目理想,包括韓國、中國內地、台灣;東南亞國家如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可見新興市場在美酒採購方面潛力優厚。環球買家樂於重返香港參與美酒展實體展,足證香港是區內重要的葡萄酒貿易基地及集散地。
近年來,印度經濟迅速增長,加上人口結構年輕,有助推動消費和產業創新。2021年,印度是香港第八大貿易夥伴,亦是全球第六大經濟體,以總人口計排名第二。
微藻一直被視為大自然的「綠色黃金」,不少香港企業正致力把微藻產業化,一方面推動可持續農業,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同時開創綠色新機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勾劃了全面的振興藍圖,為香港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推出一系列支援營商的措施,力拓知識產權(IP)及電商產業發展,為香港中小企創造新機遇。《施政報告》的一籃子措施亦涵蓋多項惠及民生、人才、青年發展等措施,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其作為國際商貿樞紐的地位。香港貿發局對《施政報告》的政策和方針表示歡迎。
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公佈第三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營商信心現狀指數」錄得九個季度以來最高水平,從第二季度的50升至52.9,反映了區內商業活動在第二季度放緩後出現反彈;「預期指數」由58.7下滑至56.3,但仍遠高於50,反映經濟往後可望進一步復蘇。
東北三省在「一帶一路」建設上發揮着關鍵作用,遼寧作為東北三省之一,與香港近年的經貿往來日漸頻繁,兩地可在創新科技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一帶一路」,開拓新機遇。
全球經濟放緩影響香港出口商對第三季的營商信心,但亞洲市場前景可看高一線,其中東盟、日本、中國内地成為亮點。
孟加拉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一,香港與該國早前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全面性協定),闡明雙方的徵稅權,以助投資者更有效評估其跨境經濟活動的潛在稅務負擔。
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中東,令人聯想起礦產能源,然而在創新科技浪潮下,中東已逐步轉型為高科技綠色能源強國,既是投資資金來源地,也吸引外資投資當地。
法國作為歐盟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歐洲日耳曼北部和浪漫南部之間的重要樞紐,令該國及其首都巴黎成為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