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第17屆國際環保博覽由香港貿發局及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合辦,並由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協辦,會以全新的「展覽+」(EXHIBITION+)線上線下融合模式舉行。除了實體展外,環球展商、業界人士和買家亦可透過「商對易」(Click2Match)智能配對平台進行線上洽商至12月24日。
第17屆國際環保博覽由香港貿發局及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主辦,網羅各類環保產品及服務,促進各行業的交流及合作,攜手邁向碳中和。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與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此行與日本政府部門及企業會面,包括日本外務省、日本農林水產省大臣,以及金融及醫療健康龍頭企業,探討兩地的合作機遇。
由香港貿發局、香港表廠商會及香港鐘表業總會合辦第41屆香港鐘表展及第10屆國際名表薈萃早前圓滿舉行,為協助業界掌握全球鐘表業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大會於展會舉行前率先舉行「香港國際鐘表論壇」,來自中國內地、法國、德國、香港、日本和瑞士的鐘表協會代表滙聚一堂,分享各地鐘表業的貿易概況,以及對全球製表業的見解。
日本農林水產省數據指出,內地首度成為日本食品最大進口國,去年進口的日本食品總額高達149.5億港元,按年增長23%。為協助業界了解箇中商機,香港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T-box)早前舉辦網上研討會,邀請香港及日本業界代表分享兩地企業如何透過合作,以大灣區為切入點,全面開拓內銷市場。
朗進國際副總經理陳家寧(Fiona)坦言,電子商貿於去年爆炸式的增長,加上在家煮食潮流席捲全城,對來自日本等地的各類高級食材的需求大增,讓設於日本橫濱的Galleon Japan分公司趕上市場所需,自2019年4月開業以來,借助香港貿發局的T-box升級轉型計劃,加強採購各類日本食材,甚受香港消費者歡迎。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康彰榮於台北報道,面對RCEP的挑戰,台灣多個業界均呼籲政府盡快實施對策,同時一些大型企業亦已身體力行,部署到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投資,以避開關稅障礙。有意進軍東盟的香港宜注意有關情況。
國家商務部表示,將根據協定規定和香港發展的實際需要,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指出,香港已與東盟、澳洲和新西蘭訂立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協定》,並已與內地落實《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當時機成熟,成員經濟體容許新夥伴加入時,香港樂意就加入RCEP展開對話。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於12月18日的記者會上指出,環球經濟放緩,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本港出口表現。「保護主義進一步擴散至更廣泛的經濟及地緣政治領域,令全球經濟持續不振的風險愈來愈高。」
該公司於2018年9月參加由貿發局組織、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率領的香港經貿代表團,到訪以色列特拉維夫及耶路撒冷,與當地多家精於金融科技及生物科技的科創企業會面,並在貿發局安排的商貿配對會議中,與兩家以色列公司達成協議,並展開科研商業應用的合作。
另一方面,展會展示一些勢將改變業內面貌的新興趨勢,其中自動化、人工智能、微型化、物聯網及愈見複雜的數據應用等技術,以及尚未完全轉化為產品的概念,亦備受注目。
日本醫療設備與技術展覽會(Medtec Japan) 早前在東京舉行,在這個亞洲規模最大的醫療設備製造及設計展覽上,參展商認為平實謹慎是最佳的經營策略,並以此為依歸推出創新產品,避免大力研發破格和革命性的解決方案,以迎合市場所需。
日本有其獨特的藥品文化,海外企業如要嘗試進入日本市場,必須應付各種障礙,最重要是與潛在客戶和商業夥伴保持溝通,也要顧及本土市場特點。例如,日本傳統上對藥物採取較「溫和」的處理方針,即偏向採用較溫和的劑量,以及使用較天然的藥物原料。此外,日本的老年病人越來越多,海外公司必須體察他們的特殊需要,提供合適的產品。
日本的入境旅客人數激增,顯然與日本電視節目在海外市場銷情理想有關,當中的成功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香港借鏡。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少串流媒體現於全球各地播放介紹香港的美食和文化節目,香港應仿效亞洲國家,為這類節目製作提供優惠措施,抓緊電視節目為旅遊業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