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新一屆「香港國際創科展」(InnoEX)及「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將於4月13至16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矚目舉行,兩大展會將展現香港的創科成果,同時匯聚全球頂尖科技產品及解決方案,促進業界間碰撞聯動,創造新時代新機會。活動亮點包括「智慧香港展館」,展出過百項包括由政府不同部門開發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方案;新設的四大主題日,探討人工智能、機械人及網絡安全等大熱議題,及中小企關注的政府支援計劃。
香港創科企業有4,700多間,創科生態圈正高速發展,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至關重要。新一屆「香港國際創科展」(InnoEX)將於4月中舉行,聚焦低空經濟、智慧出行、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網路安全等創新科技領域,展示本地創科實力,促進跨區域與跨行業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創新科技是驅動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力量,香港特區政府至今接觸超過200家企業,當中逾25家已經或準備落戶香港,或擴展在港的營運規模,投資額逾170億港元。
智能科技無遠弗屆,從事手術機械人研發的元化智能科技,透過香港貿發局活動,成功與香港的公立醫院達成合作,把手術機械人引進香港。
ChatGPT聊天機械人顛覆了創科領域,由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創科技術延伸的「超自動化」,利用多種技術優化工作和流程,更高效率地協助企業擴展業務。
香港貿發局最新的出口調查顯示,接近所有受訪者(98%)指自1月初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令業務發展受惠,特別是可以更具彈性、更頻密地出差,以及帶動了跨境商業往來。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說:「隨着疫情緩和及相關防控措施鬆綁、跨境貨運走向復常,2023年香港出口將逐步重拾增長動力。」
針對外貿企業的困難,不少內地省市於香港貿發局的「貿發網採購」平台設立專頁,向海外買家推廣優質品牌產品並取得實效,共同協助外貿企業在「疫」風下飛翔。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Nick Galanides於倫敦報道,全球製造業已逐漸重回正軌,表現更令人眼前一亮。去年較早時間,生產活動及訂單數量均展現前所未有的升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更把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5.8%。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早前公佈,香港整體進出口貨值全面回升,8月出口按年下跌2.3%,9月錄得3,793億港元,按年上升9.1%;進口貨值則由8月按年下跌5.7%,於9月錄得3,920億港元,回拾升勢按年上升3.4%,並錄得有形貿易逆差127億港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3.2%。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康彰榮於台北報道,許多業者近日預測,受到疫情、新台幣匯率升值等不利因素影響,台灣工具機廠商將加速汰弱留強,今年下半年或會出現倒閉潮;但有業者預計,隨着疫情回緩,第四季產業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將慢慢緩和。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指出,雖然各行業出口指數都顯著反彈,但仍處於收縮領域,顯示香港出口商仍要面對不少挑戰。另外,該局早前進行一項粵港澳大灣區調查指,香港應推出新措施,包括金融、法律、物流運輸及貿易、檢測認證、科研等方面,以鞏固作為大灣區國際商業樞紐的地位。
該公司的機械臂組件輕巧靈活,可一插即用,主攻東南亞市場。中小企廠房可因應不同產品的各類生產程序,「教導」機械人作不同動作及移動位置,以便將人手投放於更具成本效益的工序。產品售價較傳統機械臂低,讓中小企可以較低成本提高生產力,有助升級轉型。
該署發言人說:「為推動香港再工業化,政府在『創新及科技基金』下撥款20億港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鼓勵生產商在港發展以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為本地經濟尋找新增長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