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香港贸易发展局早前举办名为"进军内地食品及餐饮业:新市场、新挑战、新商机"工作坊,旨在让企业知道内地最新法规和可以应用的食品管理措施,助力企业更上一层楼。 阅读文章
随著中国内地及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预计将更趋紧密,香港具备条件发展成核心商务平台,促进区内两大新兴市场之间的商贸往来。调查显示,受访者大致满意香港的供应链及物流服务,而香港作为多边贸易平台的功能更见突出,除了因为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外,也是由于与内地及东盟市场紧密联系。 阅读文章
ILIFE智意把握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在深圳、广州、中山设有3个制造基地,并在香港、深圳及广州成立了3个研发中心,负责不同项目的自主研发制造。另外,ILIFE也有使用香港处理海外业务,例如海运出口、外币结算及财务咨询服务。ILIFE副总裁陈冠良表示大湾区有很好的营商环境及完整的上下游生产供应链等,对科技产品研发生产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利。 阅读文章
越南政府公布7项措施,推动辅助制造业未来10年的发展,特别以服装、鞋类和电子产品等行业为重点。按照最近通过的第115/NQ-CP号决议所订立的目标,越南政府预计,到2030年该国将有约2,000家本土企业从事辅助制造业,向本土和外商直接投资制造公司的装配厂房供应优质零部件,同时提供技术支援和维修服务。 阅读文章
新加坡与新西兰发起订立一项抗疫国际合作协议,中国是最新签署加入的国家。协议旨在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构成挑战下维持贸易和供应链的互联互通。 阅读文章
新鲜食品市场近年在中国内地发展迅速,内地中产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食材。品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新零售运营中心总经理龚旻志分享了品珍国际如何通过创立「品珍鲜活」品牌,捕捉中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要,以把握大湾区,以至全国新鲜食品市场的庞大商机。 阅读文章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和生计,对人类造成重大打击,实属前所未有。不过,这场疫情也可能打破常规,及时发挥作用,促使人们坐言起行,挑战现状,开创一个更具创造力和可持续的新时代,并且做好准备工作,让全球经济在疫情过后以更具抗逆力及更稳健的姿态走向未来。 阅读文章
由香港特区政府、香港贸易发展局及香港设计中心共同主办的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每年皆汇聚科研精英推动业界发展。论坛的"环球科技峰会"早前以"本土领航者"为主题,就创新科技的商业应用成功个案作剖析。 阅读文章
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国邮发 [2020] 14号),提出到2025年持续拓展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深度融入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培育出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海外协同等融合发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20个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 阅读文章
全球不少制造商都积极在中国以外另觅生产基地,其中越南北部广受注意,当然有其理由。越南作为生产基地,成本是一大优势,而该国北部除有这个优点外,更有邻近中国的地利。这项地利因素加上日益改善的运输网络,令当地与中国之间的原材料及零部件运输需时较短,并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可说是把中国发展成熟的供应链进一步延伸。 阅读文章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