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说:"随着疫情缓和及相关防控措施松绑、跨境货运走向复常,明年香港出口将逐步重拾增长动力。"
调查发现港商在进军大湾区市场时面对低价竞争、不谙内地法规、融资及客户信贷问题等三大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受访企业表示港企在大湾区市场亦具相当的独特优势,包括香港品牌声誉及善于引进外国优质产品等,建议港商善用优势,藉大湾区进一步开拓内地庞大的内销市场,同时分散只从事国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有关"安排"将因应保户需要,为批额不足的保户,适时把500万港元或以下信用限额,自动提升至最多1,250万港元。赔偿率也相应由90%调整至最低60%,保户毋须缴交额外保费。
9月19日,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于媒体发布会上指出,市场忧虑外部环境持续恶化,令复苏步伐较预期缓慢。"高通胀和加快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压抑了多个主要市场的需求,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种种影响,也令出口前景蒙上阴影。"
"早前内地封城政策令生产停摆及物流配送受阻,香港出口商或受影响。不过,随着内地放寛防疫限制,跨境货运逐渐回复正常,不少工厂也陆续复工复产。我们的调查发现,整体而言,出口商情绪显著改善,惟对未来展望仍然审慎。"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这是一年内首次上扬,反映在疫情影响渐减退而供应链和物流瓶颈有所改善下,香港出口商信心回升。"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出口表现未来仍面对挑战,随着近期本地疫情回稳,有助逐步纾缓跨境运输不畅的情况,从而为出口提供一些支持。
3月17日,香港贸发局公布今年首季香港出口指数为24.7,较上季下挫12.5点,指数远低于50的盛衰分界线,惟玩具业出口指数呈升势,而日本和中国内地是前景最理想的市场。
香港贸易发展局商品贸易及创新总监林玉凤撰文指出,回顾2021年,全球贸易出现反弹,不少经济活动逐步回复到疫情前水平,在出口形势好转之下,物流供应链应紧贴配合,才有利带动经济发展。
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香港信保局)早前举行"2022环球经济前瞻与香港出口展望"研讨会,邀得多位专家分享环球营商策略,并探讨香港出口在新一年里的机遇与挑战、环球经济前景及外汇市场,协助香港出口商顺利发展业务,开拓新市场。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全球复苏步伐不一、疫情持续反复、全球供应链中断和物流瓶颈延续,加上通胀忧虑日增,料将压抑出口升幅,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明年1月1日生效,将为区内经贸发展带来利好因素。
面对种种挑战,不少港商采取更积极的营商策略,包括开拓内地市场、拓展线上销售,以及开发新产品,而疫情虽重击环球经济,却加速了智慧医疗的发展,成为企业的新蓝海。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全球复苏步伐不一,在考虑多项因素后,我们决定把今年的出口增长预测由5%上调至15%。在低基数效应下,这是香港自2010年从金融风暴复苏以来最强劲的出口反弹。"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说:"指数虽连升四季,但仍处于50以下的收缩领域,反映港商对近期出口前景审慎乐观。未来出口走势取决于多项不明朗因素,例如消费者及企业能否恢复信心、各地政府采取的刺激经济方案是否奏效等。而本地出口商最大的顾虑依然是疫情反复(46%)和全球需求减弱(28.4%)。"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说:"内地双循环政策及大湾区为港商带来新的内销机遇,加上香港与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逐步生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落实,将会促进区内贸易往来,这些因素都有利香港出口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