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第三季数据反映了更具挑战性的外在和内部环境,包括利率上升、衰退风险升温、新冠疫情影响持续,以及房地产市场疲弱等。
主办方于论坛设立了展览专区,包括"香港专区"、"全球投资机遇专区"及"湾区科技专区",旨在让来自香港、大湾区及世界各国的服务供应商、投资促进机构等,展示不同投资项目,促进联系和交流。
座谈会由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主办。邀得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出席并致辞;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出席支持,并由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博士致欢迎辞。
分析指出,指数下调基于营商信心继续受从疫情、俄乌冲突、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全球通胀、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紧缩等不利因素影响,惟随着中央政府及大湾区加紧振兴经济,将有助企业从逆境反弹。
分析指出,指数下调基于营商信心继续受从去年下半年延续的不利因素,包括内地房地产市场疲弱和监管持续收紧政策等影响,而香港第五波疫情严峻,令香港的"现状指数"和"预期指数"均出现下跌,惟受访者普遍认识今年初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重塑区域供应链,并增强其整体消费和投资。
大湾区人口逾8,600万,中产冒升带动区内消费,加上创新科技应用增长迅速,为初创企业带来庞大商机。71%受访者预期未来三年收入增长25%以上,其中18%受访者甚至预期增长将超过一倍。
新一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以"洞悉商机 共建可持续及共融的未来"为题,汇聚超过80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官员及商界翘楚,与来自中国内地、欧亚、中东和非洲的投资者、项目拥有者及专业投资顾问,共同探讨"一带一路"的最新发展,众多东盟国家更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善用论坛平台作洽商推广。
由香港特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五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一连两天于网上举行,全新平台涵盖论坛环节、一对一项目对接会、投资项目推介环节和展览,汇聚超过80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官员及商界翘楚,首日已吸引超过6,000名来自约80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参与。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新一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移师线上,以全新形式继续涵盖多场讨论环节及活动,汇聚约70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官员及商界翘楚,云集来自中国内地、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投资者、项目拥有者及专业投资顾问,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带来的庞大商机。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博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时提到,未来京港两地可以聚焦金融及金融科技、专业服务业,以及科研成果商业化三大范畴加强合作,让两地能在国家双循环发展中担当更多引领作用。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香港会善用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继续助力国家战略推展。香港会继续发挥离岸人民币中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流动性,支援和推动企业和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广泛使用人民币于基建融资和其他活动;又会推进基建贷款证券化工作,以便进一步引导私人市场资金进入成熟、运作良好和有稳定现金流的基建项目。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说,泰国与香港一直是紧密的贸易伙伴,泰国亦是香港中小企的拓展业务的热点。随着香港与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及《投资协定》涉及泰国的部分于去年6月生效,两地的经济合作将更密切。
该调查将于每季访问超过1,000家大湾区企业,了解他们对整体经营状况、营商环境及未来扩充计划的展望并作出分析,从而得出指数结果,协助投资者及企业了解大湾区最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未来表现及制定市场策略。
香港建筑设计师陈贤翰看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早于2018年把建筑业务落户广州。他认为区内发展迅速,机遇处处,但业界需做好准备,才能顺利发展,打开内地的广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