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香港贸发局及领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表《香港房地产发展及物业管理领域绿色实力:RCEP机遇》研究报告,揭示香港绿色建筑七大优势,探索区内新商机。
在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的效应下,大湾区企业重拾营商信心。渣打银行与香港贸发局公布今年首季"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业务活动现状指数"按季增11.8点至51.3,是继2021年第四季后,首次超过50。
香港贸发局最新的出口调查显示,接近所有受访者(98%)指出,香港自今年1月初逐步恢复免检疫通关令业务发展受惠,特别是可以更具弹性、更频密地出差,以及带动了跨境商业往来。
展望未来,内地近期放宽疫情防控措施和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等政策调整,将有助释放中国内地近年积累的压抑需求和家庭储蓄,因此在今年下半年,消费或会推动经济强劲反弹。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说:"随着疫情缓和及相关防控措施松绑、跨境货运走向复常,明年香港出口将逐步重拾增长动力。"
调查发现港商在进军大湾区市场时面对低价竞争、不谙内地法规、融资及客户信贷问题等三大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受访企业表示港企在大湾区市场亦具相当的独特优势,包括香港品牌声誉及善于引进外国优质产品等,建议港商善用优势,藉大湾区进一步开拓内地庞大的内销市场,同时分散只从事国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第三季数据反映了更具挑战性的外在和内部环境,包括利率上升、衰退风险升温、新冠疫情影响持续,以及房地产市场疲弱等。
9月19日,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于媒体发布会上指出,市场忧虑外部环境持续恶化,令复苏步伐较预期缓慢。"高通胀和加快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压抑了多个主要市场的需求,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种种影响,也令出口前景蒙上阴影。"
"早前内地封城政策令生产停摆及物流配送受阻,香港出口商或受影响。不过,随着内地放寛防疫限制,跨境货运逐渐回复正常,不少工厂也陆续复工复产。我们的调查发现,整体而言,出口商情绪显著改善,惟对未来展望仍然审慎。"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这是一年内首次上扬,反映在疫情影响渐减退而供应链和物流瓶颈有所改善下,香港出口商信心回升。"
这些在香港上市的东盟企业涵盖多个行业,包括非必需消费品、房地产和建筑、信息科技和工业业务等,总市值达到153亿美元(折合约1,03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对于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东盟企业来说,香港都是最受欢迎的海外上市地点。
调查同时指出,大多数受访买家表示,待国际差旅限制解除后,他们较属意通过实体展会(63%) 或混合展会(59%)进行采购,反映混合展会模式在疫情下已成为大势所趋。
3月17日,香港贸发局公布今年首季香港出口指数为24.7,较上季下挫12.5点,指数远低于50的盛衰分界线,惟玩具业出口指数呈升势,而日本和中国内地是前景最理想的市场。
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香港信保局)早前举行"2022环球经济前瞻与香港出口展望"研讨会,邀得多位专家分享环球营商策略,并探讨香港出口在新一年里的机遇与挑战、环球经济前景及外汇市场,协助香港出口商顺利发展业务,开拓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