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品牌善用KOL及微網紅(Micro-influencers)宣傳促銷,令產品銷量急升並獲策略投資者青睞。他們將逐步開拓美加以至日韓市場,並冀於2026年以獨角獸姿態於香港上市。Allklear是「創業快綫」優勝初創之一,早前獲邀免費參加「美食博覽」,並請來多位KOL輪流擔任店長,成功以O2O(線上到線下)形式開拓新客源。
展覽期間,香港貿發局與日本青森縣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落實一系列經貿交流計劃,拓展雙方的貿易及投資合作,進一步加強雙邊經濟夥伴關係,創造更多商機。
Calioo(隔籬屋)是香港貿發局「創業快綫」優勝初創之一,並會參與8月「美食博覽」向公眾介紹各類自家製美食,進一步開拓客源。展望未來,Calioo 計劃開拓東南亞及內地市場,並因應中小型食品製造商及餐廳所需,推出簡單易用的SaaS(軟件即服務)解決方案,協助他們更有效管理業務。
「好食科技」研發新食物科技,以蒟蒻、椰子油、大豆等製成植物豬肉,並在疫情期間推出素肉餸菜包,備受市場歡迎。該公司是香港貿發局主辦的「創業快綫」優勝者之一,並會參與「美食博覽」,推廣旗下品牌「植廚」(Plant Sifu)的一系列素豬肉和急凍中式素點心,包括餃子和燒賣。
四項展覽匯聚近1,000家展商,大會以「生活新體驗.體驗新生活」為題,為公眾及業內買家帶來環球佳餚美食和新穎產品。此外,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會議亦訂於8月11及12日同場舉行,為業界提供專業中醫藥資訊。
RCEP通過關稅減免或降低准入門檻,促進簽署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例如,中國從日本進口的食物關稅便會逐年遞減至零。
日本農林水產省數據指出,內地首度成為日本食品最大進口國,去年進口的日本食品總額高達149.5億港元,按年增長23%。為協助業界了解箇中商機,香港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T-box)早前舉辦網上研討會,邀請香港及日本業界代表分享兩地企業如何透過合作,以大灣區為切入點,全面開拓內銷市場。
該公司在港生產多款健康食品和保健產品,包括羊奶片產品、牛初乳片、各式以特定工藝機處理的醬料、蒸氣眼罩片等,並於去年正式投入市場。該品牌參與了去年的美食博覽,並獲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Nicole’s Kitchen創辦人黃婉秋(Nicole Wong)十年前開始鑽研無添加的健康食品,並創立Nicole’s Kitchen,透過網絡平台銷售自家製的法式果醬。她在2015年開設兩家門市,後來更在沙田石門自資開設廠房,去年參加香港貿發局的美食博覽力拓業務。
在周啟良領導下,貿發局的展覽會、商貿刊物及網上採購平台屢獲國際殊榮,並為香港創新商機。他提倡以「實體+網上」混合模式舉行展會,既助港商應對疫後新常態,也為他一手編寫的展覽故事完美落幕。憑着拼勁和創意,他於任內克服各種挑戰,助香港發展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展覽之都,亦為傳統工業以至服務業連繫全球機遇。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美食博覽、香港國際美酒展(特別展)、香港國際茶展、家電‧家品‧博覽,以及美與健生活博覽於8月12至1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合共展示900多家國際展商的各式產品。在消費券的帶動下,場內購物氣氛刺熱,據大會調查,人均消費額為1,273港元。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美食博覽、香港國際美酒展(特別展)、香港國際茶展、家電‧家品‧博覽,以及美與健生活博覽雲集900家國際展商,其中 8成半展商支援至少一項電子消費券支付方式。另外,由香港貿發局與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合辦的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會議,亦於8月12至13日與五項展覽同場舉行。
為期五天的美食博覽、香港國際美酒展(特別展)、香港國際茶展、家電‧家品‧博覽,以及美與健生活博覽合共吸引880家公司參展,逾八成半展商接受市民以電子消費券付款。此外,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會議於8月12至13日同場舉行。
為期7天的書展錄得逾83萬人次入場,連同「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三項展覽,匯聚超過760家展商帶來精彩讀物、運動及消閒產品及特色零食,令活動内容更多元化,為全城帶來煥然一新的豐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