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最新的出口調查顯示,接近所有受訪者(98%)指自1月初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令業務發展受惠,特別是可以更具彈性、更頻密地出差,以及帶動了跨境商業往來。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說:「隨着疫情緩和及相關防控措施鬆綁、跨境貨運走向復常,2023年香港出口將逐步重拾增長動力。」
由香港貿發局、香港表廠商會及香港鐘表業總會合辦第41屆香港鐘表展及第10屆國際名表薈萃早前圓滿舉行,為協助業界掌握全球鐘表業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大會於展會舉行前率先舉行「香港國際鐘表論壇」,來自中國內地、法國、德國、香港、日本和瑞士的鐘表協會代表滙聚一堂,分享各地鐘表業的貿易概況,以及對全球製表業的見解。
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系的黎鈞國(Quinn),因為熱愛組裝機械表,毅然辭去麥肯錫(McKinsey)的高薪顧問工作,於2016年創辦個人化機械表品牌EONIQ,運用約40萬美元眾籌資金創業,並成功為自家研發的機械機芯取得產地來源證,預計於今年底推出香港首隻「香港製造」的機械機芯腕表。
針對外貿企業的困難,不少內地省市於香港貿發局的「貿發網採購」平台設立專頁,向海外買家推廣優質品牌產品並取得實效,共同協助外貿企業在「疫」風下飛翔。
CMR Surgical的手術機械人早前獲香港中大醫院及港怡醫院引入採用,為全面拓展亞太市場、邁向全球踏出重要一步。該公司指出,亞洲地區數碼發展加快,公眾對創新醫療的需求和應用不斷增加,有助進一步推動微創手術的普及,為病人提供更多醫療方案和選擇。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環球經濟前景轉差將繼續影響本港短期出口,但本地疫情穩定應有利於跨境陸路運輸逐步恢復,緩解對外貿易的部份壓力。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本港出口表現未來仍面對挑戰,但近期本地疫情回穩,有助逐步紓緩跨境運輸不暢的情況,從而為出口提供一些支持。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Nick Galanides於倫敦報道,全球製造業已逐漸重回正軌,表現更令人眼前一亮。去年較早時間,生產活動及訂單數量均展現前所未有的升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更把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5.8%。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外部需求持續恢復應可支持未來的香港出口表現,但疫情反覆及其對全球供應鏈及運輸等對本港出口帶來隱憂。
Clearbot早前獲選為香港貿易發展局「創業快綫」優勝企業之一,並計劃到印尼展開試點測試,期望能面向全球,改善不同地區的水流污染問題。
2021年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前一年升26.3%,進口貨值升24.3%,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47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6.5%。
本港初創企業播閃機械人(PopSand Robotics)透過貿發局的「T-box升級轉型計劃」,開拓印尼市場,把握疫後經濟反彈的機遇。(T-box升級轉型系列 — 開拓新市場篇)
本港出口持續改善,以今年首九個月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27.3%。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26.5%。同期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712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