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早前公布,香港6月整体出口货值按年下跌11.4%,进口货值跌12.3%,录得有形贸易逆差566亿港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的14.4%。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早前发表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今年5月份香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均录得按年跌幅,分别下跌15.6%和16.7%,反映先进经济体疲弱,惟内地经济增长加快,或可抵销一些负面影响。
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早前宣布推出试行计划,与五家香港银行合作,推动"中国内销风险分担安排",旨在增加信保局对香港出口商的保障范围,从而加强其对开拓内销市场的信心及保障。
受惠于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及业务复常,今年第二季"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跃升8.8点至47.8,创两年新高,反映香港出口商信心显著回升。
为提升香港的货物清关效率,助业界节省时间和成本,香港特区政府已推出贸易单一窗口第二阶段服务,以一站式电子平台作报关及货物清关之用。
香港贸发局最新的出口调查显示,接近所有受访者(98%)指出,香港自今年1月初逐步恢复免检疫通关令业务发展受惠,特别是可以更具弹性、更频密地出差,以及带动了跨境商业往来。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说:"随着疫情缓和及相关防控措施松绑、跨境货运走向复常,明年香港出口将逐步重拾增长动力。"
方舜文在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恒传感言》访谈节目中表示,放宽入境检疫有利复常和加强香港竞争力,贸发局将邀请更多外商来港参与论坛和展览。
调查发现港商在进军大湾区市场时面对低价竞争、不谙内地法规、融资及客户信贷问题等三大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受访企业表示港企在大湾区市场亦具相当的独特优势,包括香港品牌声誉及善于引进外国优质产品等,建议港商善用优势,藉大湾区进一步开拓内地庞大的内销市场,同时分散只从事国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表今年10月中小型企业业务状况按月统计调查结果,中小企业务收益的现时动向指数,从9月在收缩区域的43上升至10月的45.5,11月的业务收益展望动向指数为47.4。进出口贸易业新订单的现时动向指數从9月的44.4上升至10月的47.2,预计11月的新订单展望动向指數为46.3。
参与计划的中小企业满意成效,并会把计划推荐予其他公司或业务合作伙伴。主办方将于第四季进一步加强合作,并适时推出计划的2.0版本。
有关"安排"将因应保户需要,为批额不足的保户,适时把500万港元或以下信用限额,自动提升至最多1,250万港元。赔偿率也相应由90%调整至最低60%,保户毋须缴交额外保费。
满壹服饰在香港贸发局"T-box 升级转型计划"协助下,早前参与香港国际时尚汇展CENTRESTAGE,通过展览线上商贸配对服务与来自泰国、意大利及中国内地的买家接洽,并与总部设于日本的纤维供应商香港新道集团展开对话商谈合作,计划新一季推出可持续发展时尚生活配饰。
9月19日,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于媒体发布会上指出,市场忧虑外部环境持续恶化,令复苏步伐较预期缓慢。"高通胀和加快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压抑了多个主要市场的需求,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种种影响,也令出口前景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