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港‧潮流"购物节(Chic Hong Kong)作为"粤港合作周"的旗舰活动之一,在一连三天的购物节吸引20万人次参与,积极促进深圳与香港的商贸和文化互动交流,提振了两个城市的消费动力。
5月24日,由香港贸发局和广东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香港论坛"(SmartHK)于广州圆满举行,聚焦探讨香港国际化网络及创新专业服务,如何推进大湾区的发展和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处处,全方位协助中小企、青年企业家、初创企业以及有志在大湾区发展的人士更好地捕捉区内以至内销庞大商机,GoGBA大湾区发展日首度于广州盛大举行。
在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的效应下,大湾区企业重拾营商信心。渣打银行与香港贸发局公布今年首季"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业务活动现状指数"按季增11.8点至51.3,是继2021年第四季后,首次超过50。
香港贸发局早前举办"T-box 走进大湾区系列:营商实务小组咨询会",第一场咨询会以"设立公司类型及流程"为主题,邀得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商务咨询团队从设立公司类型、申请流程、香港企业在投资前的注意事项,以及网上办理公司牌照四方面作探讨。
展望未来,内地近期放宽疫情防控措施和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等政策调整,将有助释放中国内地近年积累的压抑需求和家庭储蓄,因此在今年下半年,消费或会推动经济强劲反弹。
调查发现港商在进军大湾区市场时面对低价竞争、不谙内地法规、融资及客户信贷问题等三大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受访企业表示港企在大湾区市场亦具相当的独特优势,包括香港品牌声誉及善于引进外国优质产品等,建议港商善用优势,藉大湾区进一步开拓内地庞大的内销市场,同时分散只从事国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香港特区政府及广东省政府自2004年合作推出"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鼓励粤港两地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计划项目分三类,第一类项目由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第二类项目由内地相关部门资助,第三类项目则由粤港或深港两地政府联合资助。
该品牌早前透过香港贸发局的"T-box升级转型计划"加深认识网上推广诀窍,并在团队转介下在"香港•设计廊"寄售产品,又参与"美食博览",成功与"中旅到家"达成合作协议及结识新加坡买家。此外,贸发局新加坡办事处亦提供实用市场信息,协助品牌部署拓展当地的零售业务。
梁黄顾建筑师(香港)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符展成表示,数据化的建筑设计有助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公司近年在大湾区参与不少数据化设计项目,更凭珠海横琴新区文化创意智慧城iCity项目获得奖项。
香港贸发局与东莞市商务局早前合办GoGBA大湾区"政府优惠政策"研讨会—东莞篇,邀得香港贸发局、东莞市有关部门及企业代表,介绍东莞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物流及创新创业的最新发展, 以及香港企业成功落户东莞的经验,助业界掌握东莞最新营商概况。
香港贸发局与中山市政府早前合办"GoGBA大湾区政府资助计划介绍–中山篇"研讨会,邀得贸发局、中山市有关部门及初创企业代表,分享港企港人在中山享受的税务优惠及补贴政策,以及香港企业成功落户中山的经验,助业界掌握最新信息。(汇丰-商汇大湾区系列)
分析指出,指数下调基于营商信心继续受从疫情、俄乌冲突、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全球通胀、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紧缩等不利因素影响,惟随着中央政府及大湾区加紧振兴经济,将有助企业从逆境反弹。
目前在大湾区的企业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将可享企业所得税率15%,覆盖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五大类共30个行业。符合认定标准的小微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至5%,认定标准包括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等。(汇丰-商汇大湾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