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最新的出口調查顯示,接近所有受訪者(98%)指自1月初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令業務發展受惠,特別是可以更具彈性、更頻密地出差,以及帶動了跨境商業往來。
一連五天的第39屆香港國際珠寶展及第9屆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早前圓滿結束,匯聚超過2,500家參展商,共吸引130個國家及地區超過6萬名買家進場採購,來自中國內地及亞洲地區的買家升幅顯著。
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及立法會議員(工程界別)盧偉國於2月27日至3月2日率領17人代表團訪問雅加達,並舉辦「城市建設.香港論壇」及商貿配對活動,為印尼及香港企業提供全方位平台共拓商機。
另外,貿發局對香港特區政府宣佈進一步放寬檢疫措施表示歡迎,並將配合政府,積極吸引內地與海外商務旅客來香港,全力推動本地商貿發展。
是項調查由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合作於2022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進行,結果未能完全反映最近內地與香港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恢復免檢疫通關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然而,隨着這些利好因素逐步浮現,預期GBAI在今年上半年將大幅回升。
三展以「EXHIBITION+」(展覽+)模式舉行,結合實體展、「商對易」(Click2Match)智能配對平台、線上線下研討會及論壇,以及「貿發網採購」平台 (hktdc.com Sourcing),把實體展中的面對面互動和洽商的機會,延伸至線上智能配對平台,助展商開創新領域。
他指,計劃的詳細安排預計於2023年3月或之前公佈,並於同年內實施。當局會參考實施經驗,研究將計劃延伸至一個連接香港和深圳的陸路口岸。
香港貿發局發言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的經濟和社會活動關係密切,互聯互通。 香港和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相信是世界各地及內地許多企業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尤其對會展業而言,需要國際和內地商旅暢通無阻,恢復免檢疫通關將直接令會展業受惠。」
根據互認安排,「認可經濟營運商」即獲相關海關給予特別可信賴身份的出口商或進口商,在簽訂互認安排的海關轄區進出口貨物時,可享多項通關便利,通常包括較短的清關時間及較寬鬆的檢查制度。因此,「認可經濟營運商」的貨物與標準貨物相比,檢查時間通常快80%。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大灣區城市合作的重要一環,目標是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當中,要加強大灣區內的人流和物流,城市間的交通基建必不可少。單在香港,去年已有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以及港珠澳大橋兩項跨境基建啟用。港珠澳大橋啟用後,有助促進香港與珠海兩地的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深化粵港澳合作,進一步優化珠三角九市投資和營商環境,共創國際經濟貿易合作新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規劃綱要》又建議,發揮港澳開放平台和示範作用,支持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以及貿易規則相適應的制度。
香港貿易發展局早前主辦創智營商博覽,香港海關高級督察余說昀在「跨境電商:不能忽視的東盟商機」研討會上表示,企業如想提高貨物運輸效率,可參與「香港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取得「認可經濟營運商」(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 AEO)資格,即等同取「Q嘜」保證,以便享有不同經濟體提供的清關便利等商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