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争取加入RCEP,将有助巩固香港在区内的贸易及投资枢纽地位,并通过更紧密的商贸联系,共创商机。
香港贸发局订于7月13至14日在泰国曼谷举办旗舰推广活动"成就机遇.首选香港"(Think Business,Think Hong Kong),发掘两地的合作新机遇,共同驱动经济发展。
企业实践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管治(ESG)需要绿色融资,现时香港正在制订国际认可的绿色标准,以吸引更多资金支持绿色项目,并巩固香港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和智利自由贸易协定》下关于服务贸易的更新承诺已于4月6日生效,为香港和智利企业和投资者创造更多机遇,有助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两个经济体的合作。
金融界年度盛事,第16届亚洲金融论坛早前回归实体会场,以"推进转型:创效.共融.创新"为主题,一连两日以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圆满举行,论坛邀得逾百位环球政商翘楚担任演讲嘉宾。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磊博士于讨论环节"亚洲提振多边合作"中指出,在多边主义和中国经济转型下,亚太区的经贸往来愈见紧密,香港的国际优势亦成为区内企业的合作平台,他对亚洲发展前景感到乐观。
方舜文在香港恒生大学传播学院《恒传感言》访谈节目中表示,放宽入境检疫有利复常和加强香港竞争力,贸发局将邀请更多外商来港参与论坛和展览。
星级讲者包括郭基辉、郑志雯及潘楚颕等于会上分享真知灼见,与会者反应正面,并表示将呼吁其他海外商界代表来港发掘新商机。主办方亦安排与会者亦到访西九文化区、香港国际机场及香港科技园,了解香港在文化艺术、基建及创新科技等领域上的最新发展。
今届论坛秉承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传统,获国家领导人和主要官员、沿线地区的政府领导及企业翘楚参与,共同探索"一带一路"商机,以及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等多边合作,创造协同效益,实现多赢局面。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通过关税减免或降低准入门槛,促进签署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由港商罗爱金创立的品牌"悟樱堂"与来自日本名古屋和爱知县的厂商合作,分别生产日式拉面和草莓巧克力,并先后于香港和内地一二线大城市销售。
立足香港的亚洲脉络(OneAsia Network)早前在香港贸发局协助下已在泰国、日本及韩国设立据点,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分别在菲律宾、越南及马来西亚建立数据中心,务求令业务更全面地覆盖RCEP国家及地区,更好地互联互通。该公司作为数据中心营运商,为实践"碳中和"目标,将于今年底试用崭新技术提升效能,减低机电耗电量达70%至80%,并将联同合作伙伴发掘使用再生能源的可行性。
中国内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的庞大投资商机一直吸引环球企业的关注,香港则被视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汇丰中国副行长兼大湾区办公室总经理陈庆耀指出,香港的国际城市优势将在国家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担当桥梁角色,藉大湾区促进与东盟间的商贸往来,汇丰亦致力推动东盟市场的发展,助企业连系当中机遇。(汇丰-商汇大湾区系列)
这些在香港上市的东盟企业涵盖多个行业,包括非必需消费品、房地产和建筑、信息科技和工业业务等,总市值达到153亿美元(折合约1,03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对于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东盟企业来说,香港都是最受欢迎的海外上市地点。
邱腾华早前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他在"疫下生活及疫后时代"讨论环节上,强调国际合作和区域经济融合对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他重申,香港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并指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在重新联系亚太地区上担当重要角色。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特约记者Nick Galanides于伦敦报道,英国自2020年1月底脱离欧盟后,一直挑战不断,包括国内多次爆发政治风波、新冠疫情死亡率居高不下等。然而面对种种变幻,许多英国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在市场上寻找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