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於7月13至14日在泰國曼谷舉辦旗艦活動「成就機遇.首選香港」(Think Business, Think Hong Kong),推廣香港作為區內創新中心的潛力,鼓勵東盟企業以香港平台發展業務。
企業實踐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管治(ESG)需要綠色融資,現時香港正在制訂國際認可的綠色標準,以吸引更多資金支持綠色項目,並鞏固香港國際綠色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和智利自由貿易協定》下關於服務貿易的更新承諾已於4月6日生效,為香港和智利企業及投資者創造更多機遇,有助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兩個經濟體的合作。
大會亦安排與會者亦到訪西九文化區、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科技園,了解香港在文化藝術、基建及創新科技等領域上的最新發展。
方舜文在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恒傳感言》訪談節目中表示,放寬入境檢疫有利復常和加強本港競爭力,貿發局將邀請更多外商來港參與論壇和展覽。
報告認為,香港應加強在東盟國家的推廣工作,讓東盟企業加深了解香港上市機制和相關政策的最新發展。同時,香港亦可透過加強與東盟國家的交易所合作,推廣企業來港作雙重或第二上市。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Nick Galanides於英國倫敦報道,英國自2020年1月底脫離歐盟後,一直挑戰不斷,包括國內多次爆發政治風波、新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但英國許多企業仍然頗有信心,在市場上積極探索新機遇。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Geoff de Freitas於胡志明市報道,面對航運壓力,越南政府已訂出三項中期投資計劃解決出口及加工問題,除了斥資改善港口基建外,亦採取多項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資,以及優先發展連接該國多個港口的道路基建。
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指出,智利是香港在拉丁美洲的首個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協定》自2014年生效以來,雙邊貨物貿易穩定增長,2015年至2019年的平均每年增長率達18.2%。縱使疫情為全球貿易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雙邊貨物貿易仍維持穩健強韌。
在優化措施下,「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會擴大資助地域範圍,而企業累計資助上限和獲批項目上限均會增加。
位於歐亞十字路口的格魯吉亞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香港與該國簽訂稅務協定,標誌着本港在拓展稅收協定網絡上繼續取得成果,亦讓從事跨境商業活動的人士更清楚確定其稅務負擔,有助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活動。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Nick Galanides於倫敦報道,脫歐後的英國正尋找新途徑提升在全球各地的影響力,並有意重新定位為「全球化的英國」,期望與崇尚自由經濟及開放貿易的經濟體建立更緊密關係,亞太區便是其中一個密切注視的目標。
香港與墨西哥簽署的投資協定規定,雙方須為對方投資者的投資給予公正、公平和非歧視性的待遇;徵收投資時作出賠償;容許投資和收益自由轉移至外地;投資爭端可根據國際認可規則(包括仲裁)解決。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Geoff de Freitas於柬埔寨金邊報道,柬埔寨疫情曾經受控,但自2月中再度爆發,新一波疫情席捲首都金邊和其他主要城市,國內生產總值(GDP)恐怕會繼續下跌,但料今年經濟將重拾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