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江蘇的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底以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模式於瑞士證券交易所(瑞交所)上市,集資額達7.18億美元(約56億港元),成為去年融資規模最大的GDR項目。
全球金融科技於過去數年間急速發展,除了美國和新加坡外,香港業界亦不斷創新與進步,致力提升安全度,保障客戶財產。
中國內地積極推動多邊發展,從「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除了促進自身經濟轉型外,也為亞太區經濟發展帶來動力。
總部位於西安的海得邦國際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Hitpound)在香港貿發局引薦下,得以連繫泰國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Triple i Logistics,雙方在論壇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強強聯手,共同拓展東南亞市場。
是次合作主要實現三大目標:一、配合走出去引進來策略,為本地以至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引入外資,撮合項目擁有方、投資方及香港的專業服務團隊,促成投資項目(deal-making),達致三贏;二、加強和宣傳香港作為內地資金投資海外的有效平台;三、雙方通過商貿平台及投資者資源網絡結合,發揮「強強聯手」效應。
2021年第四季度營商指數錄得50.3,較上一季度下跌2.4點;具前瞻性的預期指數下跌4.3個百分點至53.6。在眾多大灣區城市中,香港表現較佳,按季升2.5點至50.1,重回擴張領域並創下歷來新高。
由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貿發局合辦的首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早前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網上圓滿舉行,以「強韌迎變 共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請來逾70位來自世界各地主管醫療衛生的官員、國際組織代表、醫學界科研專家,以及商界與投資領袖擔任演講嘉賓,從醫療、金融及科技跨越不同領域,探討業內最新科研發展及投資機遇。
由國家商務部及上海市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早前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圓滿舉行。在香港貿發局組織下,今年「香港產品展區」及「香港服務業展區」共有57家港商參展,該局並安排了700多場商貿對接會議,協助港商開拓商機。
《十四五規劃綱要》落實「雙循環」發展策略,實施範圍更大、層次更高的對外開放。香港除了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外,更是國外大循還的促進者。今年香港貿發局連續四年率領57家參展企業,分別參與「香港產品展區」及「香港服務業展區」,推廣香港優質食品及服務。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由國家商務部和北京市政府主辦,首天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服貿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貿發局於會上設立的「香港館」主題為「促進貿易及創新 引領可持續增長」,並首次推出「攜手香港 服務全球」直播系列活動,解讀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新優勢。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早前赴港,與各界深入研討國家政策給香港帶來的新機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與香港貿發局於8月24日聯合主辦的「擁抱『十四五』 融入『雙循環』」高峰論壇,邀得國務院港澳辦、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人民銀行等機構的領導、專家學者及香港工商界代表出席,共同探討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及內外雙循環,推動經濟持續繁榮發展。
在優化措施下,「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會擴大資助地域範圍,而企業累計資助上限和獲批項目上限均會增加。
香港貿發局把今年的出口增長預測由5%上調至15%,而發展內銷市場已成為港商應對挑戰的新策略之一,其他海外市場則以東盟及歐洲最熱門。
貿發局亦將善用內地「雙循環」策略帶來的機遇,全方位推廣香港整體優勢、服務及產品,線上線下協助港商以「大灣區」為切入點拓展內地市場,以及與內地企業共同在東盟市場探索三方夥伴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