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的金融及法治制度完善,憑着獨特優勢為不少海內外企業提供國際法律及仲裁服務,助其以香港作為平台發展業務,同時亦鞏固本港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
由香港貿發局組織,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訪問團,於7月23至29日訪問新加坡、印尼及馬來西亞,冀藉此行加強香港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和投資合作,發掘商機。
今年第二季「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躍升8.8點至47.8,接近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自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及業務復常後,香港出口商信心顯著回升。
印尼股票市場近年漸趨活躍,不少企業透過上市集資拓展業務,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和集資中心之一,印尼企業來港上市有助提升國際知名度及開拓區域商機。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去年生效,成員國逐步降低關稅稅率,有助促進區內貿易。港商可善用RCEP的原產地規則重新佈局供應鏈,有助降低稅率,迎接商機。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與建銀國際合作,發表《香港作為東盟企業的理想上市地點》研究報告,探討香港如何協助東盟企業邁向國際市場。
「解決爭議.共創雙贏—香港法律服務 共享發展機遇」是面向東盟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全新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推廣活動,吸引逾200名來自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界代表參加。
中國內地積極推動多邊發展,從「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除了促進自身經濟轉型外,也為亞太區經濟發展帶來動力。
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及立法會議員(工程界別)盧偉國於2月27日至3月2日率領17人代表團訪問雅加達,並舉辦「城市建設.香港論壇」及商貿配對活動,為印尼及香港企業提供全方位平台共拓商機。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我們留意到香港在醫療健康產業方面,不論是產業鏈上游的科研技術、初創項目、投資研發,或是下游的醫療儀器、產品製造及服務,以至整個產業的生態系統,都具備顯著的優勢,有助香港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醫療健康及生命科學樞紐。」
大會亦安排與會者亦到訪西九文化區、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科技園,了解香港在文化藝術、基建及創新科技等領域上的最新發展。
方舜文在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恒傳感言》訪談節目中表示,放寬入境檢疫有利復常和加強本港競爭力,貿發局將邀請更多外商來港參與論壇和展覽。
超過70位行業領袖及知名講者於會上分享獨到見解,剖析如何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產權生態系統、知識產權如何促進業務,以及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在商機。
儘管疫情持續,泰國商界對香港商貿平台深感興趣,藉以拓展國際業務、籌集資金和建立投資夥伴關係,進一步引證泰國商界對香港充滿信心,有助區內企業發展,以及把握香港和中國內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