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由OpenAI訓練的ChatGPT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能處理複雜的語言任務,回答用家的語音查詢,提供精確訊息。隨着相關技術和應用不斷推陳出新,中小企可運用ChatGPT提升營商效益。
人工智能(AI)應用愈趨普及,企業將AI應用於業務運作中,能更快、更準確地解決各項大小難題,有助降低成本、提高營運效率及提高競爭力。
在香港貿發局協助下,香港中文大學與日本一家開發人工智能內窺鏡診斷技術的醫療初創公司達成研究協議,以加快該嶄新技術發展,並推廣在香港及亞洲國家臨床應用。
兩項活動成功吸引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接近30,000名線上及線下人士參與,並合共安排了超過280場一對一投資項目對接及600場商貿會議,協助參與者捕捉商機。
譚樂怡(Lorraine)及簡煒彬(Eugene)在貿發局協助下,獲安排參與網上商貿配對會議與日本買家商談合作,最終與關東地區的群馬縣男士服飾店DELIGHT達成協議,6月起銷售品牌的一系列產品。展望未來,品牌計劃於三年內在港設立生產線,兼營批發業務,並開拓歐美及東南亞市場。
PanopticAI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君朗(Kyle)解釋,鏡頭可以偵測肉眼難以看到臉部因血液流動而產生的顏色變化,再通過AI分析,推算用家的心跳、血壓及呼吸頻率、血氧含量、壓力指數等,藉以評估身體整體狀況。「舉例說,目前前線醫護工作量超出負荷,這套系統有助他們快速掌握求診者基本健康數據作初步評估,紓緩他們的壓力。」(創業新聲系列)
「大多數人聽到人臉識別(Face Recognition)都會擔心被侵犯私隱的問題,但我們以人臉偵測(Facial Detection)技術取得的數據,符合全球多國法例包括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的要求。」Dayta AI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屠厚鈞(Patrick Tu)說。(創業新聲系列)
本港初創企業播閃機械人(PopSand Robotics)透過貿發局的「T-box升級轉型計劃」,開拓印尼市場,把握疫後經濟反彈的機遇。(T-box升級轉型系列 — 開拓新市場篇)
專研健康監察技術的PanopticAI,利用專利的人工智能和演算技術監測體溫,提升準確度及效率,獲機場、政府大樓、老人院、學校等採用,現把技術擴展,從人的臉容變化、身體移動幅度等測量心跳、血壓以至壓力指數。該公司早前參加香港貿發局「創業快綫」2021並成為優勝初創之一。(創業新聲系列)
智能預警系統有助把病人分流,讓高危者盡快得到最適當的治療,同時阻延低風險者的病情惡化,減低換膝的機會。團隊積極與不同機構包括保險公司、私營醫療集團、醫管局等探討合作機會,同時為智能評估系統申請各項專利及國際認證,預期三年內達到收支平衡,並會把相關技術應用在預測髖關節、脊椎關節等病發風險,為更多病人帶來曙光。(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Dayta AI聯合創辦人之一兼行政總裁屠厚鈞説:「2018年底,在網上看到一個創業比賽,當時Dayta AI只是剛成立,業務仍未上軌道,原意只想小試牛刀,想不到能獲勝。比賽後,一個國際知名的精品集團更正式採用公司服務,成為我們第一位客人,為我們注射了一支強心針。」
AIRXED的母公司是專營遙控器材的科技公司Remotec。Remotec去年參加香港貿易發展局與Piece Future合辦的知識產權創業比賽「IPHatch香港」,憑IRX技術以最高分勝出,取得Panasonic兩項專利,遂分拆AIRXED專營智能遙控家電方案,發展室內空氣調節控制技術,未來計劃進軍東盟市場。
昇飛國際數碼特效製作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創作業務,由廣告、遊戲、電影、地產及藝術創作,以至最近創作AI水墨機械人Gemini,懂得揮毫自創畫作。該公司電影視覺效果總監黃宏達強調,公司賣的是創作。
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將於7月17至23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與香港書展同期舉行。博覽將呈獻超過140家參展商、合共約160個品牌的運動及消閒產品和服務。大會將安排超過50項精彩的現場活動,為市民提供適合一家大小、男女老幼一同參與的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