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公佈第二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反映營商信心的「現狀指數」回落1.3點至50的中性水平,「預期指數」為58.7,意味復蘇勢頭不變。
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公佈今年首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業務活動現狀指數」按季增11.8點至51.3,是繼2021年第四季後,首次超過50。
是項調查由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合作於2022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進行,結果未能完全反映最近內地與香港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恢復免檢疫通關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然而,隨着這些利好因素逐步浮現,預期GBAI在今年上半年將大幅回升。
第三季數據反映了更具挑戰性的外在和內部環境,包括利率上升、衰退風險升溫、新冠疫情影響持續,以及房地產市場疲弱等。
第二季營商指數按季下跌6.3點至49.6,是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最遜色。部份城市指數亦下跌,但「專業服務」及「創新和技術」指數則見改善。在大灣區城市中,香港的現狀指數下降1.7點至39.7,預期指數下降4.2點43.3。
今年首季營商指數按季下跌0.7點至49.6,是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跌破50。部份城市指數亦下跌,其中香港的現狀和預期指數分別大幅下降8.7和5.2點至41.4及47.5。然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為企業帶來新機遇。
2021年第四季度營商指數錄得50.3,較上一季度下跌2.4點;具前瞻性的預期指數下跌4.3個百分點至53.6。在眾多大灣區城市中,香港表現較佳,按季升2.5點至50.1,重回擴張領域並創下歷來新高。
今年第三季度營商指數錄得52.7,較上一季度下跌6點;具前瞻性的預期指數下跌1.4個百分點至57.9。然而,八個成分指數中有六個依然高於中性關口50,而城市預期子指數數值反映企業對第四季度前景樂觀。
今年第二季營商指數錄得58.7,較上一季上升5.7個百分點;具前瞻性的預期指數雖下跌,但仍保持在中性值 50 以上。受訪者表示,可將部份上升成本轉嫁給買家。
今年首季營商指數錄得53.0,按季上升2.8個百分點;具前瞻性的預期指數則由54.1躍升至62.7,而所有八個子指數均在60以上。
根據報告,2020年第四季度大灣區營商信心持續改善,當中商業活動現狀指數從第三季度的42.4攀升至第四季度的50.2,稍微超過50盛衰分界線,反映受訪者營商情緒好轉。雖然具前瞻性的預期指數從第三季的56.2降至54.1,但仍處於擴張領域,表明隨着中國內地走過了新冠病毒疫情後經濟復蘇曲線的最陡峭部份,經濟發展步伐進一步走向正軌。
根據報告,經營現狀指數從今年第二季度的37.0上升至第三季度的42.4,雖仍低於中性線50,但反映緊縮壓力有所緩解。預期指數從之前的47.0大幅躍升至56.2,回歸擴張性區間。
為協助企業掌握大灣區的最新營商資訊,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於8月24日合辦「大灣區營商實戰秘笈 - 如何以電子商貿『疫』勢突圍?」網上研討會,邀請專家闡述「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第二季報告,並大談後疫症時代的電子商貿策略、企業如何做好外匯資金風險管理。
根據報告,今年第二季度的經營現狀指數為37.0,低於中性線50,反映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全球衰退,對屬於出口重鎮的大灣區造成影響。不過,經營預期指數則大幅上升至47.0,顯示受訪者預期第三季度會出現廣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