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我們留意到香港在醫療健康產業方面,不論是產業鏈上游的科研技術、初創項目、投資研發,或是下游的醫療儀器、產品製造及服務,以至整個產業的生態系統,都具備顯著的優勢,有助香港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醫療健康及生命科學樞紐。」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轉眼間,京港洽談會已踏入第25年,見證了京港兩地經貿關係愈來愈緊密;這25年也標誌着承先啟後,開創新格局的歷史進程。」
大會亦安排與會者亦到訪西九文化區、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科技園,了解香港在文化藝術、基建及創新科技等領域上的最新發展。
行政長官早前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加強香港發展動能的措施。是次活動由香港英商會前任主席白彼得(Peter Burnett)擔任嘉賓主持,旨在協助英國及國際商界加深了解相關政策,冀能攜手捕捉新機遇。
是次合作主要實現三大目標:一、配合走出去引進來策略,為本地以至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引入外資,撮合項目擁有方、投資方及香港的專業服務團隊,促成投資項目(deal-making),達致三贏;二、加強和宣傳香港作為內地資金投資海外的有效平台;三、雙方通過商貿平台及投資者資源網絡結合,發揮「強強聯手」效應。
三天的會議共有22場專題環節,匯聚34位不同界別的授權業國際代表擔任演講嘉賓。會議同期在中國內地四個城市,包括重慶、大連、杭州及深圳,以及印尼雅加達舉行五場分會場。在三日內,大會在網上促成近140場一對一商貿配對會議,成功聯繫環球業界,締造合作商機。
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機遇龐大,一直吸引環球企業關注,香港的角色在當中舉足輕重。滙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指出,香港的國際城市優勢將在國家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擔當橋樑角色,能藉着大灣區促進與東盟間的商貿往來,而滙豐亦致力推動東盟市場的發展,助企業連繫當中機遇。(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香港智營設計‧閃躍大灣區2022」由香港出口商會主辦、香港特區政府「創意香港」為主要贊助機構、香港貿發局/香港貿發局香港禮品及贈品展為支持機構/活動。在啟動儀式之後,一系列推廣及商貿活動亦隨之展開,包括舉辦網上研討會,邀請嘉賓探討「十四五」規劃下的內地商貿政策,以及香港原創設計如何進一步拓展大灣區市場。
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早前聯合發佈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總排名維持全球第三位。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報告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實力。
香港貿發局商品貿易及創新總監林玉鳳表示,回顧2021年,全球貿易出現反彈,不少經濟活動逐步回復到疫情前水平。根據香港貿發局的數據,去年首10個月香港出口按年升26.7%,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反映香港出口抗逆力強。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舉辦「內地提升營商環境:通過大灣區拓展內地市場」工作坊,請來香港貿發局研究部商務諮詢經理趙永礎,以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駐香港貿發局中國商務顧問孫健,剖析大灣區的稅務、投資等措施,助港商進軍內銷市場。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在洽談會上表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京港兩地在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之際,可以深化在不同領域的高質量合作,並且加強科技人才的交流,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兩地科創發展。
由香港特區政府、香港貿發局及香港設計中心合辦的第11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早前舉行,一連兩日以「迸發創新•持續發展與增長動力」為主題,匯聚逾7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知識產權專家及商界領袖,分享真知灼見。新一屆IPHatch香港知識產權創業比賽亦同步展開。
由國家商務部及上海市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早前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圓滿舉行。在香港貿發局組織下,今年「香港產品展區」及「香港服務業展區」共有57家港商參展,該局並安排了700多場商貿對接會議,協助港商開拓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