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中央政府除了全力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健全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重點發展高端專業服務業,為香港法律服務業人才和企業提供龐大機遇。
香港的金融及法治制度完善,憑着獨特優勢為不少海內外企業提供國際法律及仲裁服務,助其以香港作為平台發展業務,同時亦鞏固本港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
隨着全球經貿活動穩步復常,英國作為香港在歐洲的最大貿易夥伴,英國企業除了可以藉香港進軍粵港澳大灣區及亞太地區外,香港企業也透過投資英國,把握歐洲疫後經濟反彈釋放的新機遇。
「解決爭議.共創雙贏—香港法律服務 共享發展機遇」是面向東盟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全新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推廣活動,吸引逾200名來自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界代表參加。
《銷售公約》提供法律規則,規管相關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業在處理不同商法制度時經常面臨的適用法律問題,從而為商業交易帶來更大確定性及降低交易成本。值得留意的是,《銷售公約》在香港實施後,如相關合同屬公約適用範圍內,除非買賣雙方在合同中載明《銷售公約》不適用(opt out),否則《銷售公約》將自動適用。因此,香港貿易商宜及早了解《銷售公約》及公約對國際貨物銷售合同的影響,為公約的實施做好準備。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舉辦「內地提升營商環境:通過大灣區拓展內地市場」工作坊,請來香港貿發局研究部商務諮詢經理趙永礎,以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駐香港貿發局中國商務顧問孫健,剖析大灣區的稅務、投資等措施,助港商進軍內銷市場。
香港貿發局早前舉辦「在內地設立港資企業須知 : 符合信息報告要求」商務諮詢工作坊,邀得專家剖析《外商投資法》的實施如何便利港商投資內地,以及外資在內地開設公司時,應如何在「信息報告制度」上做到合規要求和相關注意重點。
香港貿易發展局經貿研究早前舉辦「脫歐後的英國電子商貿市場」網上研討會,由專家拆解英國在脫歐前後、疫情前後的經濟狀況,以及英國和歐洲電商市場的變化,助港商掌握最新形勢,調整部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