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袁民忠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主任(特別職務)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成員。袁民忠於1985年加入政府,先後任職於多個決策局及部門,現時負責統籌特區政府落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整體政策及策略,統籌計劃及措施,制定大灣區建設的整體宣傳推廣策略和工作,並策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 閱讀文章
從大灣區列入國家發展計劃,到《框架協議》的簽訂和《規劃剛要》的出台,都顯示了大灣區在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但它與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以致其他區域,除了地理、資源和産業的差別之外還有甚麽分別?在衆多的區域發展計劃中,大灣區有著甚麽特別的使命和角色? 閱讀文章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一直以自由市場機制為主導,各種制度都與國際接軌,享有免簽證出入境的國家較多,也具有兩文三語的優勢。香港應把握其高度國際化、稅制簡單,和自由市場的優勢吸引大灣區企業落戶。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深度訪談及調查問卷,綜合大灣區內各行業企業高管的洞悉及看法,提出一系列為強化香港未來作為商業總部的措施。 閱讀文章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面對內地經濟持續發展,以及與眾多鄰近城市百駿競逐的比拼,香港必須鎖定正確的發展方向,繼續發揮自身的獨特性和優勢,謀求發展的同時,並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兄弟城市的共同發展。 閱讀文章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匯聚眾多國際化專業服務供應商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所需支持。昂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財務及業務發展副總裁王海耕表示,香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資本平台,而專業服務的多元化也是香港的優勢之一。香港未來應專注發展其優勢產業,例如金融服務、法律、爭議解決及其他專業服務業等。 閱讀文章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創新驅動、協調發展、開放合作、「一國兩制」等原則下,粵港澳大灣區定位依托香港、澳門作爲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作爲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制度創新和先行先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閱讀文章
綜觀全球幾個主要灣區經濟(包括東京灣區、紐約大都會區和三藩市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速度最快,港口、機場容量最大,人口和土地面積最多。如果各灣區按當前增長速度發展,五年之內粵港澳大灣區的産值將達兩萬一千億美元,超越其他三大灣區。作爲灣區內最開放,最國際化,和最市場化的都市,香港在推動整個灣區的發展有其獨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閱讀文章
2011年,「邁向亞洲 首選香港」(Think Asia, Think Hong Kong)在英國首次舉行,相隔六年,活動載譽歸來。 閱讀文章
香港貿發局主席羅康瑞表示︰「今屆論壇以『化願景為行動』為題,旨在結合項目計劃、投資者以及具專業知識的專才,變成商業化、具經濟效益及可投資的發展項目。」 閱讀文章
三位行業翹楚早前在「香港論壇」上分析香港在基礎建設、法律及金融等專業服務的獨特優勢,讓港商緊握新商機。 閱讀文章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