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易发展局早前在网上举办"T-box X SHOPLINE 数码营销"工作坊系列—"找出目标客户:社交媒体推广及洞察报告入门",邀得香港网店平台SHOPLINE的代表,分享数字和社交媒体营销趋势,以及如何利用 Facebook 广告作有效推广、多媒体帖文发布等技巧,并介绍从关键数据衡量广告行销成效,以助中小企整合市场推广策略,发掘新商机。
(在线观看)"T-box X SHOPLINE 数码营销"工作坊系列—"找出目标客户:社交媒体推广及洞察报告入门"
"行销漏斗"概念 网上行销必备
SHOPLINE 香港区高级市场行销主任蔡恩腾表示,从事网上行销或投放广告必须要有"行销漏斗"(Sales Funnel)概念。"行销漏斗"主要分四层次,首先是建立品牌认知度,二是引起潜在顾客的兴趣,三是令顾客做决定,四是使顾客将决定变为购买行为。蔡恩腾指出,Facebook是香港流行的社交媒体,其生态圈共有Facebook、IG及Messenger三种工具。根据napoleoncat去年12月的香港社交媒体使用人数统计数据,Facebook、IG及Messenger共涵盖了六至七成香港人口。当中,Facebook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多,而25至44岁成熟消费者群组则渗透率高,45岁以上消费者占整体用户人数近三成。同样女性用户较多的Messenger,用户结构大致与Facebook相同。IG年轻群组用户人数整体比例较Facebook多,用户主要是年轻族及女性消费群。
Facebook"发现式商务"模式 融入商业元素
蔡恩腾称,Facebook去年提出了新概念"发现式商务"(Discovery Commerce),是一项把Facebook生态圈商品化,融入了商业元素,令其不只是分享近况及信息的工具,消费者更可看到不同商户售卖的商品。商户只要填写完整的商品信息,就有机会在 Facebook 或 IG商店的探索页面上曝光,接触庞大的潜在消费群。Facebook商店及IG 商店是Facebook去年推出的新功能。Facebook商店可上载品牌产品及建立产品类别,消费者一按便可连结到网店而不用离开浏览中的Facebook页面。IG商店的系统可让商家依主题陈列商品,在"商店"内创造编排精美的展示版面,以便用户直接在商业档案页面进行购物。
IG新功能助商户营销
IG帐户可加入IG Shopping Tag。蔡恩腾指,以往IG Shopping Tag只在外国使用,去年中开放予香港用户。商户在IG帖文加入网店的产品标签(Tag),消费者按标签时便会显示"到网站上查看"方框,再按便可进入网店的产品页面。商户亦可在IG帐户建立IG Guides,就像在IG内加入网志一样,令内容更丰富。Guides可建构帖文,推荐产品及地方,再配合图片和视频等工具将内容有系统地呈现。除了自家商品和服务外,商户亦可在 Guides中推荐其他人的帖文或商品。消费者只要按一按商户页面上新增的 IG Guides按钮,便可看到商户分享的内容。
投放付费广告 网上精准行销
除了上述的免费开放的行销功能外,商户亦可付费投放广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精准的付费行销?蔡恩腾指可分五步骤,首先是开设企业管理平台,让商户有系统地管理多于一个专页、分配权限给多于一人管理,以及为业务发展作准备,如有多于一个品牌或帐户。第二步是Facebook像素(Pixel)及商店。即在Facebook安装网店的追踪码,把顾客到网店浏览的纪录回转至Facebook后台,让商户看到相关数据,例如顾客将产品加入购物车、准备付款等行为,从而再制定针对特定潜在顾客群的行销计划。如商户有需要,SHOPLINE可提供有关服务。商户可把网店产品目录上传到Facebook商店,Facebook商店每日会自动同步更新一次,因此网店如有产品上架或下架,商户不需手动更新Facebook商店。Conversions API(CAPI)则是比Pixel更精准的追踪工具,能收集更多顾客数据,如下单后取消订单、网站评分等。SHOPLINE可为客户免费安装。第三步是可用的广告格式。Facebook常见的广告格式包括简单图片广告、直立式图片/视频广告、Messenger内的广告,以及轮播式广告。另亦有为电商而设的精选集广告,结合了Facebook 商店及付费广告的功能,将资讯推给目标客群。蔡恩腾称,精选集广告上半部分是视频,下半部分是四格细小图像。细小图像是动态广告,广告系统会按不同用户的需求在Facebook商店抽取合适产品,投放于四小格内,如男性用户会投放男士商品,女性用户会投放女士商品。另一广告格式是IG Shopping,让消费者可由IG直达网店的产品专页,只要商户在帖文或广告加入产品标签(Tag)便可。IG Shopping能令广告更自然,亦解决了一直以来IG用户不能在帖文或广告插入网址的问题。
从关键数据衡量广告行销成效
第四步是广告策略。蔡恩腾称,如商户想迅速知道产品是否受欢迎,可集中于"行销漏斗"的下半部份投放广告,即是令顾客做决定,以及将决定变为购买行为。例如商户可透过关键字搜寻为网店带入流量、透过视频提升品牌知名度等。蔡恩腾又指,节日行销分三阶段,分别为提前二至三周的"预热期之前"、提前一至二周的"预热期",以及提前一至三天的"实际销售日"。他强调,商户必须提早二至三周作广告部署,不同阶段采用合适的广告类型,推广不同产品,以达阶段性的业务目标。第五步是成效评估。商户可从关键数据衡量广告行销成效,包括点击(Clicks)、曝光率(Impression)、点击率(CTR)、每次点击成本(CPC)、平均每次获客成本(CPA)、投资回报率(ROI),以及广告开支回报率(ROAS)。蔡恩腾提到,点击率达2%至3%算是合格水平,一些较吸引的广告可达5%至6 %,甚至8%至10%。点击多少才算合理?他指视乎不同行业及广告水准而定,没有基准。平均每次获客成本即花多少钱投放广告才令顾客做一次购买动作,亦视乎产品类别及销售难度而定,一般而言,日用品及女士消耗品成本会较低,高价产品及服务则较高。投资回报率一般包括人力等各样成本,未必适用于电商,而广告开支回报率则可评估电商投放广告的成效。他补充,商户不用自行计算有关成本或数据,使用Facebook等社交媒体做行销,其后台便可计算出来。Facebook商店与网店如何互补不足?蔡恩腾指,商户需同时拥有自己的网店及Facebook商店,消费者才可透过Facebook商店进入网店购物,而Facebook 亦可追踪消费者的行为。
"T-box升级转型计划"助中小企转型
为协助中小企实践业务转型目标,香港贸发局以"沙盒"概念为蓝本,推出"T-box升级转型计划",T-box专责团队会根据企业的需要,例如品牌升级、电子商贸、生产及供应链方案及市场开拓,推荐合适的服务,包括商务咨询、工作坊、政府资助、市场资讯及交流机会,协助港商掌握趋势、提升技能、扩展商脉,从而作出明智的商业决策。计划自推出以来反应良好,累计已有超过1,200家中小企参与,并获安排超过300场由专业组织、商会、政府机构及各国驻港领事馆代表所提供的免费咨询。点击浏览详情
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