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6日
國際影壇盛事「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及「亞洲影視娛樂論壇」 (EntertainmentPulse) 於日前圓滿結束。一如既往,活動薈萃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及創作者的心血結晶,亦雲集業界精英互相交流,探索合作機會。新推出的「人工智能影坊」(AI Hub)試點項目的「前期製作及拍攝」、「影像及聲紋製作」,及「虛擬製作」三大主題專區展示AI 技術帶來的創新突破,相關主題的專題論壇帶來豐富的見解。
世界頂尖科技展覽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早前於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香港貿發局聯同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組織24家本地創科公司衝出香港,於MWC展示本地創科成果,是次參展的代表團規模更加是歷屆之冠。此行旨在致力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創科樞紐,為本港創科業界搭建更廣闊的國際舞台,開拓更多商機。
香港醫療科創企業意領科技(Eieling Technology)去年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貿發局合辦的「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宣佈,啟動「關愛肝 – 香港千萬人次肝病早篩計劃」,利用突破性的先進設備Liverscan®進行肝病篩檢。同時,該科創企業於活動上認識了一家印尼企業,其後更達成合作協議進軍印尼市場。意領科技冀將其技術帶到全球,拯救更多生命。
人工智能(AI)技術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外語學習亦不例外。有教育科技初創開發了專為老師而設的備課工具Cathoven AI,利用AI按學生的外語水平及學習進度度身訂造網上教材,減輕老師的工作量,同時讓學生學習外語時事半功倍。
第26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早前已於深圳圓滿閉幕。為期三日的展會吸引了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 約5,000家知名的企業與國際組織參與。展會展示了各科技領域的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其中「香港館」展示了不少香港本地的頂尖發明及技術,凸顯香港的創科優勢。
香港的金融科技領先亞洲,正處於百花齊放的時代。世界級的金融及科技基建、深厚的行業根底、加上具國際經驗的專才等,都為香港揚帆東南亞金融科技藍海提供有利的條件。
港商在內地設廠 ,往往面對不熟悉內地法規條文的挑戰。有本地數碼展示屏供應商在香港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T-box)的支援下,把生產基地遷往深圳,並獲取多個「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認證,實踐ESG轉型。
「新質生產力」以創新為主導,驅動各行各業以高科技、高效能及高質量發展,為經濟增添動力。香港科技園繼今年9月啟動香港首個商業用高效能運算服務(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其微電子中心(Microelectronics Centre, MEC)亦將於年內開幕,兩大基建設施將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助力香港走向「新型工業化」的方向,配合國家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願景。
創新科技不僅引領食品業界走向新篇章,更為一眾追求健康、環保和優質食品的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飲食體驗。有食品科技初創將參展8月舉行的亞洲飲食界盛事「美食商貿博覽」,展出自家研發的「無酒精」啤酒,藉展覽平台在產品正式推出市場前試水溫。
做生意講求效益,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全球越見成熟,有香港科技企業看準傳統物流業只著重貨品運送,業務單一此痛點,推出一站式的智能物流平台,以雲端技術為商戶連接電子商務平台和物流服務商,推動物流運作自動化。早前更在香港貿發局T-box的支援下,成功進軍泰國市場,開設物流業務。
為促進香港及倫敦在創科和經貿上的進一步合作,多家香港初創早前飛往英國參與倫敦科技周。期間,企業代表透過由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倫敦經貿辦)和投資推廣署舉辦交流酒會,向當地科技行業代表了解市場環境,並藉此推廣香港的營商機遇。
近年來香港與江蘇兩地致力合作推動創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江蘇生物科技企業在江蘇省科技廳和香港貿發局的穿針引線下,與香港科技初創展開合作,並在今年共同推出用於癌症治療等藥物開發藥效評價中用到試劑產品,實現兩地創新對接。
隨著中醫藥在近年越來越備受關注,中西醫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如何以官產學研的方式推動傳統的中醫藥結合至現代醫療的應用已成為業界的重要議題。
抗生素是用於治療和預防細菌感染的重要藥物,惟近四十年來市場上缺乏新種類的抗生素,令細菌耐藥問題日益嚴重。本地初創元美藥業(YnnoMed)透過內部開發的人工智能輔助平台,成功研發出新型抗生素, 應對細菌耐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