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TDC.com關於香港貿發局My HKTDC

登入 / 登記

商貿活動
視訊
首頁
市場機遇創新及科技創業新聲可持續發展時尚創意貿發局消息


我的資訊

市場機遇

專業服務機遇挑戰並存 開拓灣區策略各師各法

專業服務醫療法律會計普通法金融及貨幣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有利集團劉會平滙豐T-box升級轉型計劃大灣區商學院工業貿易署

隨着大灣區產業朝向高技術和高增值方向轉型升級發展,區內對專業服務需求大增。香港可憑專業服務的優勢,為大灣區企業增值,從中開拓商機。

收聽

早前由香港貿發局與滙豐合辦、大灣區商學院協辦的「香港專業服務進軍大灣區之策略與實務研討會」,邀得業內專家分析大灣區對專業服務的需求、香港專業服務如何把握當中機遇,以及企業代表分享大灣區的實戰經驗,助中小企掌握市場趨勢,走進大灣區。

灣區專業服務帶來機遇

近年大灣區迅速發展為本港中小企帶來不少機會。講者之一、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稅務及商務諮詢合夥人陳建榮認為,專業服務在大灣區的發展下迎來六大機遇。

第一是金融及貨幣方面,不少企業透過香港金融平台上市和集資,需要本港法律、會計、稅務等專業人員支援。第二是科技及數據,大灣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能源及通訊等領域需要聘請大量科研人員,而各大小企業亦需要數據化轉型和發展,為IT工程師、IT分析師及合規諮詢師等專業人士帶來機遇。

第三是醫療,大灣區人口龐大,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對醫療服務需求大增,包括醫生、醫護人員及醫療器械。區內的大小醫療企業,對疫苗開發、生物製藥,以至遠程醫療、創新醫療解決方案等也有需求。第四是基建,隨着區內發展智慧港口及構建北部都會區,對工程建築及管理、物流及港口管理的人才需求龐大。

第五是人才及創業,大灣區發展需要靠人才推動,因此人才資源管理及培訓專才十分重要。第六是環境社會及治理,國家把大灣區定位為「綠色發展示範區」,因此對ESG人才需求龐大,而安永亦在大中華區成立ESG管理委員會,為業界提供綠色服務。

除了六大機遇外,香港的區位優勢亦為本港專業服務帶來機會。「中東將會是我們的需求方,把產品和服務輸往中東。」大灣區人力資源及管理人員協會主席李宗興認為,香港企業可發揮國際性優勢,協助大灣區企業「走出去」及中東企業「引進來」。

他指,特首李家超早前提到香港是「增值型超級聯繫人」,正是香港企業的新定位,而「增值」亦是香港的專業服務優勢所在。另外,特區政府銳意發展虛擬資產行業,將有助鞏固香港國際性金融中心地位,在外國加強監官虛擬資產行業下,這個定位有助本港服務業搶灘。


(左圖)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稅務及商務諮詢合夥人陳建榮認為,專業服務在大灣區有龐大機遇。(右圖)大灣區人力資源及管理人員協會主席李宗興認為,香港企業可發揮國際性優勢,協助大灣區企業「走出去」及中東企業「引進來」。

為挑戰及市場准入作準備

中小企進軍大灣區迎來機遇,也面對挑戰。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醫生,MH指,本港專業人員如測量師/工程師法律界醫護人員進入大灣區發展,面對不少挑戰,包括文化及制度上差異、不同專業在兩地互認仍有落差,以及收入及商業模式不盡相同等。

他認為,香港融入大灣區需要透過着力改革大灣區建設的體制及機制,達至專業資格互認,藉以匯聚區內的人才、資金和業務機會。要促進城市之間的專業認證,兩地政府應重新審視互認門檻,減少不必要的程序,統一專業資格認證,以配合大灣區的急速發展。專業資格是否備受認證、對應或認證的運作機制,對專業人才赴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意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為鼓勵本港專業人士到內地發展,內地與香港正逐步放寬相關政策,包括專業資格互認、讓合資格專業人士透過備案制度到大灣區執業等。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首席貿易主任文燕明表示,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下經修訂的《服務貿易協議》,已於2020年6月起實施,當中包括取消或放寬設立企業的限制、放寬專業人士的資質要求,以及新增大灣區先行先試的開放措施。她指,CEPA的優惠待遇涵蓋眾多服務界別,受惠行業包括她集中介紹的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以及法律、會計、醫療服務等專業領域。

以法人(公司)身份到內地經商的香港服務提供者,如果內地有關當局要求他們出示《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以作為設立企業的先決條件,他們可向工業貿易署申請相關證明。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專業人士及個體工商戶,以自然人身份到內地經商,則無須申請該證明書。

她稱,特區政府會繼續致力提升CEPA的開放水平,在現有基礎上尋求與內地共同推進更緊密經貿合作,為業界在內地爭取更多發展空間,讓業界得享先行者的優勢。


(左圖)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醫生,MH指,本港專業人員如測量師/工程師法律界醫護人員到大灣區發展,面對不少挑戰。(右圖)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首席貿易主任文燕明說,特區政府會繼續為業界在內地爭取更多發展空間,讓業界得享先行者的優勢。

合適商業策略事半功倍

進軍大灣區應採取甚麼商業策略?「本港律師考取內地的執業資格後,在內地仍很難真正執業,但該資格卻可成為與內地律師建立關係的鑰匙。」海問律師事務所有限法律責任合夥合夥人劉洋律師, MH認為,大多數深圳、廣州,以至成都等地企業,即便是處理涉外或跨境交易或爭議,通常只會相信其相熟的當地律師的建議。因此,取得內地執業資格的香港律師,若能與當地律師建立關係,有助提升曝光率。

因普通法是國際法的基礎,本港實行普通法的優勢,有利專業人士在內地建立商脈。作為在港工作13年的內地律師,他認為,不少區內製造業及服務業希望透過香港「走出去」,本港律師首先需要了解香港法律服務業優勢和自身優勢,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香港過往以『前店後廠』出口歐美市場,現在則是『前後融合』開拓世界市場。」有利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BBS,JP認為,企業立足於大灣區,可採用「前後融合」策略,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他舉例指,在大灣區兩小時生活圈內,「由惠陽工廠到九龍灣的總寫字樓,車程需90分鐘,途中只有三支交通燈!」因此,對於集團來說,大灣區是一個支援中心,除了進行會計、繪圖等工序外,並能把預製組件運來香港裝嵌。

除了香港市場外,集團亦供應預製組件予大灣區不同客戶,同時亦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企業不要只停留在大灣區發展。疫情前,每年約有逾千人來我們的惠陽廠參觀,然後展開合作,現時我們有四家合資廠分佈於大灣區以外的內地省市。」


(左圖)海問律師事務所有限法律責任合夥合夥人劉洋律師,MH認為,取得內地執業資格的香港律師,若與內地律師建立網絡,有助提升曝光率。(右圖)有利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BBS,JP認為,企業立足於大灣區,可採用「前後融合」策略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貿發局及滙豐助拓灣區

為協助本港專業服務行業進軍大灣區,香港貿發局及滙豐推出不同服務,提供全面支援。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表示,貿發局積極透過線上線下助中小企進軍大灣區。在線上方面,貿發局的「GoGBA一站式平台」(包括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網站及電子通訊等)提供區內多元營商政策、補貼及實用訊息。在線下方面,該局於深圳辦事處設立大灣區服務中心,亦於區內設立七個「GoGBA港商服務站」,提供商貿諮詢服務。同時,該局的「T-box升級轉型計劃」提供全面支援,至今已協助超過3,100家港商擴展商脈,不少更成功開拓內地市場。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王海珍表示,滙豐致力成為商界主要聯繫人,協助企業把握大灣區增長潛力。例如,滙豐於今年2月在上水啟用全新「聯動大灣區 GBA Connect」中小企業中心,亦積極透過「賬戶通」、「信貸通」、「付款通」、「服務通」及「貿易通」等為大灣區內中小企提供無縫的跨境銀行產品及服務。同時,滙豐於4月推出為電商而設的「滙豐電商易 HSBC Merchant Box」一站式數碼平台;5月更推出總額達30億美元的「滙豐新經濟信貸基金」,助力新經濟企業拓展業務,全方位為客戶提供多元化方案及服務。


(左圖)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表示,貿發局積極透過線上線下助中小企進軍大灣區。(右圖)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王海珍表示,滙豐致力成為商界主要聯繫人,協助企業把握大灣區增長潛力。

「埋堆」利建灣區人際網絡

港商到大灣區開拓商機,不能孤身作戰。大灣區商學院校長陳志輝教授,SBS,JP打趣道:「有人時常說『很難打上(大灣區)』,我想大概是他們沒有『善意埋堆』的思維!理想的做法,是從細到大,讓有可能合作的生意夥伴彼此認識和交往,知道對方想法及想做些甚麼。」

建立人際網絡,有助「善意埋堆」。他又認為,學校教授的知識應以大灣區或大循環為本,著重於應用,而非以學科為主。

他以一個比喻作總結:「有兩個野人拉着一輛車子,車子安裝了四方形車輪,所以很辛苦。旁人提醒他們應改用圓形車輪,但他們只回應『現在太忙,稍後再說』。後來,有一位老闆指點他們:『你們為何不聽別人說,人家是專業啊!』所以,有意到大灣區發展的人士,要與有經驗、有見地的專業人士取經。」


(左圖)大灣區商學院校長陳志輝教授,SBS,JP獲邀主持「香港專業服務進軍大灣區之策略與實務」互動討論環節。(右圖)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高級副總裁鄭穎忻擔任「剖析灣區企業對專業服務的需求」互動討論環節主持。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

訂閱每週免費電郵通訊

亞洲商貿資訊,最快最新
多媒體方式展示市場先機
簡易介面,讓你隨時隨地輕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