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特约记者Anna Huddleston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报道,拉斯维加斯多项商贸展览陆续复办,参展商与买家们纷纷把握机遇开拓商机。早前举行的美国西部国际光学眼镜展(Vision Expo West)既提供一系列交流机会,也展示大量数字产品,并让进场人士亲身检视各款眼镜框和光学设备,从而帮助业界把焦点转向后疫情世界。
"时尚采购汇"实体展(12月1至3日)及网上展(12月6至10日)汇聚来自九个国家及地区、超过580家公司参与,展示多个行业的最新产品,包括玩具、婴儿用品、礼品及赠品、家庭用品、眼镜及美酒。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特约记者陈戎于上海报道,今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吸引超过1,000家企业到场参展,展品大致分为智慧家庭、智能科技、数字设备,以及关键零部件四大类别。
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特约记者林旭于广州报道,内地近视人口不断增加,催生了庞大的眼镜市场。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5年眼镜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17年中国内地眼镜零售市场规模达730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去年将进一步扩大至850亿元。
"秋季采购汇丨网上展"展示了来自11个行业的最新产品,包括电子、家庭用品、灯饰、户外照明、环保科技、礼品及赠品、玩具、婴儿用品、文具、眼镜及钟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网上采购平台,并通过多场研讨会揭示最新市场趋势。
一连12天的"秋季采购汇丨网上展",展示来自11个行业的最新产品,包括电子、家庭用品、灯饰、户外照明、环保科技、礼品及赠品、玩具、婴儿用品、文具、眼镜及钟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网上采购平台,并通过多场研讨会揭示最新市场趋势。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疫情改变了采购模式和习惯,加速重整全球供应链。根据香港贸发局最新一项调查显示,面对疫后新常态,港商普遍会调整营商策略,包括‘Go Digital’即扩展网上分销渠道(69%)和善用网上营销(56%),亦会开拓新市场(57%)及加快应用科技(47%)。"
香港贸发局于10月底推出全新"贸发网采购"平台,并在11月中举办"秋季采购汇丨网上展",协助中小企适应"疫"后数字新常态及新采购模式,掌握机遇捕捉环球商机。合资格的港商在扣减贸发局及政府资助后,等于免费参加网上展及享用采购平台三个月。
"眼镜业务的毛利率高达70%至80%,由于店铺租金及营运成本高昂,即使眼镜的零售价已相应提高,纯利仍然少于10%。"深圳市新镜介网络业务发展董事林松指出,眼镜业至今仍以传统销售模式为主,面对网购热潮,虚拟试戴体验既能满足消费者所需,也有助该公司转型升级,在业界突围而出。
该市场调查机构香港办事处主管陈冠廷表示,全球眼镜市场属寡头垄断格局,由四家巨型企业—EssilorLuxottica、GrandVision、Johnson & Johnson及Alcon主导,而初创企业正以三大创新方法颠覆线上(online)及线下(offline)的眼镜零售市场。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每名访港的会展奖励旅游(MICE)过夜旅客在港的人均消费为8,218港元,以此推算,这七项展览估计为香港的旅游及相关会展经济行业带来超过9亿港元的消费收益。
一连三天的眼镜展合共吸引超过14,000名来自96个国家及地区的买家入场参观采购。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今届眼镜展个别市场的买家人数均录得升幅,包括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及越南等。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香港作为环球眼镜业界主要生产及出口地,今年首9个月出口总值超过153亿港元(约137亿元人民币),表现与去年同期相若。香港眼镜公司注重设计、技术及品质管理,为他们在竞争愈趋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而香港国际眼镜展亦致力为业界提供一站式推广及采购平台。"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及香港中华眼镜制造厂商会合办的第27届香港国际眼镜展,订于11月6至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展会除了设置了12个地区及特色展馆,也增设"买家招待柜枱",加强展商及买家的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