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州发布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2022年2月25日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商务咨询团队
为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广州市人民政府早前印发关于《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 [2022] 1号),表示2025年底前,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跃居全球前列,成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以及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打造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策源地」和「试验田」。有关内容包括:
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
- 率先实施「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简化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登记流程,拓展「一照多址」、「一证多址」适用区域,实现一次申请、一本执照、多个地址,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便利分支机构、连锁门店信息变更,促进商品服务自由流通,形成良性循环。
- 探索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跨区域互认通用:积极推动数字证书、电子证照、部分产品跨区域流通检疫申请流程等企业生产经营高频许可证件、资质资格等,在试点城市间率先互通、互认、互用,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
健全更加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
- 率先实施市场准入「极简审批」: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一照通行」改革,覆盖更多行业,打破「准入容易准营难、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隐性壁垒。
- 打造开办企业更便捷更智能城市:优化「5G智慧导办」,为企业名称登记、信息变更、预约银行开户等事项提供数字化、可视化全程导办服务。全面推行标准化智能审批,应用企业名称、企业住所、经营范围「三个自主申报」,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审批,实现「网购式」智慧开办企业。
- 释放破产制度对资源配置的最大价值:探索破产审判与破产事务相分离改革,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履职保障,加快信用修复、财产解封、财产处置、破产管理人选任、预重整等制度创新。
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
-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和办事指南,推动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与用地、环评、节能、报建等领域改革衔接,强化审批数据共享。
- 全面实施竣工「一站式」联合验收:实行规划、消防、人防、档案等事项限时完成联合验收,统一出具联合验收意见书,结果文书在线获取,政府部门直接备案,不动产登记部门共享结果。
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 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口岸枢纽:强化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定位,推动港口群、空港群、陆路口岸群联成一体、智能运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走廊」。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口岸航运发展联盟,推进引导水陆空铁各口岸功能互补、优势叠加、错位发展。
- 全面拓展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全面深化「单一窗口」框架结构,由口岸通关领域进一步向国际贸易管理全链条延伸。争取逐步打通港口、机场、铁路等物流信息节点,实现「一站式」在线办理换单、押箱、提箱等手续,推动口岸通关全程无纸化、智能化。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互联互通。
- 探索建设全球报关系统:为各国贸易商提供跨越多国海关(多边界)的国际贸易清报关、物流一体化服务。利用跨境电子证据链等技术,实现跨境贸易「通得快」、「管得住」,提升多边同步通关效率及跨境物流效率,降低国际贸易进出口商的综合服务成本。
优化外商投资和国际人才服务管理
-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投资环境:推动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示范基地。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融资、通关、人员出入境和工作许可等便利化举措,降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监管
- 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监管规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建立健全数据生成采集、整合汇聚、确权定价、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资料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