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湾区与东盟间的贸易与投资及香港的角色(报告摘要)
2021年11月29日
冯凯盈
请按图片阅览报告。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由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及缅甸10个东南亚经济体所组成。区内人口庞大,加上营商环境越趋便利,吸引外商投资。新冠疫情爆发前,在2010至2019年期间,东盟吸纳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年平均增长约6%。其中,中国在东盟的贸易和外商投资所占份额持续上升,且两地已成为彼此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向高端方向发展,区内企业积极向外拓展,而东盟可谓理想的贸易和投资目的地。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与大华银行香港分行合作,于2021年中向大湾区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大湾区企业在东盟地区的贸易与投资机会,以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了解香港在促进大湾区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流方面可发挥的角色和功能,并发掘大湾区企业对香港服务的需求。
是次研究的对象为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为公司总部的企业。受访企业目前有在东盟从事贸易、投资或经营业务,或者仍未进入但计划于3年内拓展至东盟市场,并涵盖5个主要行业,包括(i)消费品、(ii)工业制品、(iii)商业、专业及金融服务、(iv)房地产、酒店及建造业和(v)科技、媒体及电信业。
未来3年,接近60%受访大湾区企业将在东盟开展或进一步拓展业务
东盟十国发展步伐不一,各有特色和定位,大湾区企业在东盟的业务分布根据行业特点而略有不同。例如,马来西亚的消费市场日趋成熟,吸引消费品行业进驻发展,而工业制品行业则更青睐泰国市场,专业服务等则集中在新加坡。
然而,总结受访企业目前在东盟的业务分布,以及未来3年的预期转变,大湾区企业在东盟的贸易和投资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在已经进驻东盟的受访大湾区企业中,超过一半有在该4个国家经营业务。对于未来3年有多大机会在这些国家进一步拓展业务,受访者以10分为满分来说,平均给予6.56至6.89分,反映这些国家短期内仍然是最受大湾区企业欢迎的贸易和投资目的地。其他国家方面,菲律宾、印尼和柬埔寨的热门程度相若;老挝、缅甸和文莱则有待开拓。
东盟生产条件和市场俱备
东盟拥有庞大市场,2020年总人口达6.6亿,占全球人口8.5%,加上人口年轻,且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中产阶层兴起,对于大湾区企业而言为极具潜力的销售点。因此,除柬埔寨和缅甸以外,超过八成企业正在他们经营业务的东盟国家从事销售活动。29.1%受访者指出在东盟营运具成本效益,另有28.3%觊望其庞大的商品及服务市场。东盟生产条件和市场俱备,大湾区企业可以善用东盟有利的经营条件开拓市场,提供更适合当地的产品和服务。
相比之下,目前大湾区企业较少以东盟为生产或采购基地,原因可能与当地基础设施的情况有关,接近三分之一(31.2%)受访者指出区内基础设施欠佳或不足。然而,28.2%认同东盟有丰富资源,有利生产。因此,日后当东盟的基础设施发展成熟时,将可进一步充当大湾区企业的生产或采购基地。事实上,有超过10%受访企业表示未来3年会在越南和泰国进行生产或采购,较现时的 7.2%及4.6%有所增长。
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及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发挥桥梁角色
大湾区企业在东盟的市场渗透率将显著上升,深化东盟作为大湾区企业的市场、生产或采购基地,以及地区办事处的定位和发展。在构建跨国产业链的过程中,金融一环尤其重要,尤以融资、跨境支付及环球资金管理为然,但目前大湾区企业较少以东盟作为融资中心。香港与海外市场紧密联系,加上本地具国际水平的金融和专业服务,可以充当大湾区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桥梁。就促进目前在东盟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而言,受访者对香港的重要性所给予的平均评分为7.33(以10分为满分)。企业规模越大,越重视香港在投资东盟方面可发挥的平台功能和角色。
在香港连接大湾区其他城市方面,大湾区企业十分满意区内的物流网络,一半(50.2%)受访者对此给予8至10分。香港的监管制度透明度高,以及本地的金融产品及银行服务众多,同样获得受访者认同,平均得分为7.23和7.18。然而,大湾区内地企业对香港在各项要素表现的评分皆比香港企业的评分高,反映香港「南向」的互联互通似乎较「北向」更强。
至于连接东盟国家方面,香港与东盟之间的跨境资源流通表现同样亮眼,货物和人力资源流动分别得分7.23和7.16。除此之外,受访者认同香港在东盟拥有广泛的商业网络,且两地之间外汇及资本管制较少,两者分别得分7.18和7.17,有助大湾区企业拓展东盟市场。
新冠疫情后,大湾区企业将更多利用香港加强与海外市场的联系
过去两年,新冠疫情肆虐,各地采取严格的边境管制措施,窒碍了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强度仍有待观察,然而可预期的是,企业将重启一度推迟的拓展计划,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必然再度活跃,而香港提供的服务足以支撑疫情后庞大的贸易流和投资流。
针对大湾区企业在东盟的贸易和投资活动,45.4%受访者表示经常或间中使用香港的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服务,16.3%更表示未来3年会更常使用相关服务,其次为销售及营销服务(41.4%)、物流及供应链管理(39%)和金融服务(37.7%)。香港可以凭借覆盖全面的专业服务网络,协助大湾区企业与来自东盟的买家与业务伙伴重新连系。
展望未来,受访者期望香港可以提供一站式的商务中心,以及整合与拓展海外有关服务的信息,让大湾区企业更为了解其平台功能。香港若能进一步加强自身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将可就两地双向贸易流和投资流发挥更大作用。
受访者在深度访谈所发表之言论只为其个人意见,并不代表香港贸易发展局或大华银行香港分行之立场。香港贸易发展局或大华银行香港分行对受访者言论内容之准确性、完整性及适时性概不负责,若因上述内容产生或引致任何损失,香港贸易发展局或大华银行香港分行亦毋须负上责任。
备注:以上文章源自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与大华银行香港分行合作的调研项目:《大湾区与东盟间的贸易与投资及香港的角色》。
请按此阅览报告。
- 金融及投资
- 香港
- 东盟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