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 活动
  • 我的资讯
  • 联络香港贸发局
  • 订阅
  • 订阅

Section Menu

  • 多媒体
  • 商贸头条
  • 成功之道
  • 营商有法
  • 贸发情报
  • 跳出香港
  • 潮流创富
  • 经贸研究

语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关于香港贸发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记 |

HKTDC.com 关于香港贸发局 My HKTDC

登入 登记

商贸全接触

Section Menu

  • 多媒体
  • 商贸头条
  • 成功之道
  • 营商有法
  • 贸发情报
  • 跳出香港
  • 潮流创富
  • 经贸研究

https://hkmb.hktdc.com/sc/ODU1NDkyNDU0

经贸研究
储存内容
分享 / 发送

请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然後按「...」以分享

东盟数字医护服务概况

2021年9月30日

薛冠楠



数字医护服务先进方便 

自2005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动医护服务数字化,通过这项策略使医护服务更公平、实惠和普及。此后,已有120多个国家制定政策支持发展数字医护服务。[1]数字医护服务逐渐获各地采用,东盟国家也不例外。在《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中,加强数字医护服务被列为公共服务范畴的优先工作项目之一。数字医护服务可以帮助东盟国家缓解现时医疗体系面临的挑战,并满足民众对更佳的医护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尤以新冠疫情期间为然。 

推动数字医护服务的因素 

东盟的一大特征是成员国的多元化特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尤其如此。新加坡已发展成为区内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科技研究中心,可是其他东盟国家在医护服务方面的差距却很明显。事实上,除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较发达的国家外,东盟各国的人均医生数目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东盟所有成员国的病床密度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些统计数据凸显了区内医疗服务的巨大差距。[2] 

数字医护服务有助提高患者接受医疗护理的机会,尤其是在印尼和菲律宾等岛国,以及医疗基础设施和服务较少的农村地区。

图: 每千人医生数目

图: 每千人病床数目

虽然东盟各国人口比许多发达国家更年轻,可是人口老龄化却呈上升趋势。65岁或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5.3%上升至2019年的7.1%,预料到2030年将上升至10.3%。[3]吸烟、超重和肥胖在东盟各国也非常普遍,可能导致严重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更会加剧。[4]预料未来民众对医护服务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尤以长者护理和常见慢性病的治疗为然。 

过去10年,东盟经济增长显著,2010年至2019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为5.2%。随著经济快速增长,东盟的中产阶层不断壮大。预料到2030年,东盟中产人口将达3.34亿,占总人口一半以上。[5]中产消费者一般都很关注健康和养生,对更方便且负担得起的医护服务大有需求。在这方面,数字医护平台正能以更实惠及更方便的方式,提供优质医护服务。 

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东盟对数字医护服务的需求。由于疫情扩散,各国政府须采取大规模封锁措施作为对策。疫情下,数字医护服务有助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并尽量减少诊疗过程中的人际接触。例如,慢性病患者若病情稳定,可以使用遥距诊症及送药上门服务,不必在医院轮候数小时,安全方便。在疫情爆发前,轮候时间长的问题在东盟国家已很常见。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政府已采取措施,在疫情期间提倡使用遥距医疗。例如,印尼政府提倡对症状轻微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采用遥距诊症及送药,以减轻医院压力。疫情引起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医护服务数字化的趋势。正如谷歌(Google)与贝恩(Bain & Co)及淡马锡(Temasek)的联合报告指出[6],2020年首数个月,遥距医疗平台的每月活跃用户数目增长至疫情爆发前的4倍。 

鉴于民众对医护服务需求增加,预料东盟的医护服务开支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将增长75%[7]。在这股趋势下,数字医护服务市场应可受惠,估计未来数年将蓬勃发展,提供大量商机。麦肯锡(McKinsey)的一份报告预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亚洲数字医护服务市场规模,会从2020年的374亿美元(2,907亿港元)增长到2025年的1,000亿美元(7,772亿港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为21%。虽然中国和印度在这个市场应占最大比重,不过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等东盟国家也是潜力巨大的市场。[8]

图: 数码医护服务分支行业所占市场规模比重

东盟数字医护服务生态系统 

数字医护服务生态系统包含一系列服务,通常由遥距医疗开始,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当患者需要医护服务时,可以通过网上遥距诊症系统与医生联系,由他们鉴别及诊断,或者在需要身体检查时,通过与服务供应商合作的医院或诊所网络进行。电子药房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让患者能够获得处方药。健康管理服务有助用户管理健康和医疗纪录,其中一些纪录会从连接的穿戴式设备获取,在诊断过程中为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保险公司也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协助患者通过保险索赔处理医疗费用事宜。 

数字医护平台提供上述一项或多项服务,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平台连接各关涉人士和机构,包括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和设施,以及保险公司和支付网关等后勤机构,提供一种或多种数字医护服务。因此,数字医护平台可说是数字医护价值链的龙头。 

在当前的东盟市场,一个国家往往存在几个相互竞争的数字医护平台,有些平台可能同时服务多个市场。许多平台最初是初创企业,后来发展成为成熟企业,而其他平台则可能是由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例如医疗机构、电信公司和保险公司所建立或支持建立的。著名的平台有Halodoc(印尼)、MyDoc(新加坡和越南)、Doctoroncall(马来西亚)、Medgate(菲律宾)和Raksa(泰国)等。有意进入东盟数字医护服务市场的公司,应考虑与一家或多家数字医护平台合作,善用这些平台提供的资源和进入市场的门路。

表1:东盟部分市场的著名数字医护平台

国家

主要数字医护平台

新加坡

MyDoc DoctorAnywhere Speedoc WhiteCoat

印尼

Aldokter Halodoc

马来西亚

DoctorOnCall Speedoc DoctorAnywhere

菲律宾

Medgate Philippines Healthnow SeeYouDoc

泰国

DoctorRaksa DoctorAnywhere

越南

Viettel DoctorAnywhere VieVie Healthcare

资料来源: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

图: 遥距医疗是数字医护服务的核心。

遥距医疗是数字医护服务的核心。

这些数字医护服务的核心是遥距医疗,包括遥距咨询及诊断服务。这项服务把使用者与医生及其他医疗从业员的名单配对起来,以便使用者接受诊断和治疗。患者依靠这些平台以确保他们的医生和其他医疗从业员符合必要的资格要求,并能提供优质服务。这些平台通常以流动应用程式提供服务,而有些平台更利用手机的传感器来收集患者的数据并协助诊断。有些平台并把患者连接到复杂的诊断程序,例如X光、磁力共振扫描(MRI)或实验室检查,这些程序需要患者亲自到场。用户通常按每次诊症向平台付费,或在某些情况下缴付月费。在东盟,遥距医疗服务通常是新加坡的WhiteCoat和印尼的Halodoc等数字医护平台所提供的核心服务。 

电子药房提供处方药,有时也提供其他非处方药和营养补充品。有些数字医护平台同时提供送药服务,可以送药上门或让使用者在附近的商店取药。在印尼,数字医护平台Halodoc与配送应用程式Go-jek及电子商贸平台Blibil合作。该平台使用Go-jek的电单车队和Blibil的技术支援来进行配送。[9]此外,还有独立的电子药房,例如越南的Buymed。 

保险公司在数字医护系统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与数字医护平台合作,利用平台提供的精简数据和信息,加快处理客户的医疗保险索赔事宜。有些保险公司还发挥带头作用,向新客户推介遥距医疗服务。例如,保诚(Prudential)与印尼的Halodoc合作,通过其数字平台为客户提供遥距医疗服务。[10]保险公司还可以在数字医护生态系统中推广使用其他服务。例如,友邦(AIA)在多个东南亚市场鼓励投保人使用穿戴式设备,例如活动追踪器,纪录日常运动情况,勤做运动者可享保费折扣。 

医疗科技研发把研究成果引进商业应用范畴,推动诊断、治疗和患者护理的整体进展,支持整个生态系统。虽然新加坡向来是东盟的医疗科技研发中心,不过其他国家在新技术和应用方面正迎头赶上。INSEAD有一项研究[11],回顾过去数年完成创业投资融资交易的东盟初创企业成功案例。印尼、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的初创企业在这方面相当成功。许多取得融资的初创企业都在遥距医疗领域发展,不过生态系统内的其他参与者也吸引了投资者,包括医疗仪器、医疗旅游领域的数字医护服务、电子药房和医疗设备等。例如,泰国初创企业Meticuly专门开发使用人工智能和先进3D打印的个人化骨植入物,在2019年获得270万美元的A轮融资。医疗科技研发环境活跃,加上投资氛围理想,应能在医疗仪器、软件及机械人等领域为香港公司缔造开拓市场和合作的良机。 

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 

东盟各国政府大力推动数字医护服务发展,通常是与私营部门合作,推广遥距医疗,在新冠疫情期间尤其如此。最近的举措是鼓励民众使用数字医护科技,以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自我评估和追踪工具。表2重点介绍各国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推动数字医护服务的举措,以及政府使用数字医护科技应对疫情挑战的情况。对东盟数字医护服务市场感兴趣的公司,应密切关注政府机构的最新政策和举措,瞭解各国的优先要务,从而探索有关的商机。

图: MySejahtera是马来西亚政府提供的自我评估应用程式和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式。(资料来源:马来西亚卫生部长Khairy Jamaluddin的推特(Twitter)贴文)

MySejahtera是马来西亚政府提供的自我评估应用程式和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式。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卫生部长Khairy Jamaluddin的推特(Twitter)贴文)

表2:东盟各国支持私营部门发展数字医护服务与应对疫情的最新发展

国家

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推动数字医护服务的举措

政府使用数字医护服务应对新冠疫情挑战的情况

印尼

卫生部与网约车平台公司Go-jek及遥距医护服务供应商Halodoc合作,在农村地区提供快速的新冠病毒诊断服务。此外,当局与数字医护平台Alodokter和Halodoc合作,为全国各地症状轻微的新冠病毒确诊者免费提供遥距诊症和送药服务。

通讯及信息科技部发布新冠病毒追踪应用程式Peduli Lindungi,当用户与正在接受监测或观察的患者接触时,该应用程式就会实时向用户发出警示。

马来西亚

2020年2月,卫生部与遥距医疗平台Doctoroncall建立一个虚拟健康咨询门户网站,让公众免费咨询卫生部的家庭医学专家或医疗官员,并处理与新冠病毒有关的疑难。

政府发布MySejahtera自我评估应用程式和MyTrace Malaysia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式。后者使用蓝牙技术,若用户曾与感染者接触便会通知他们。MySejahtera并为用户提供虚拟健康咨询服务,其中包含遥距医疗平台Doctoroncall的连接。

菲律宾

2020年10月,卫生部宣布与Smart Clinic合作,提供遥距诊症以应对新冠疫情。

政府发布一个开放数据的新冠病毒追踪程式,而一些电信服务供应商也开始让公众免费登入有关疫情信息的官方网站。卫生部还发布COVIDKAYA应用程式,用于收集数据,并提供有关新冠病毒的信息。

泰国

公共卫生部与泰国科技创业协会和Doctor Raksa等私营遥距医疗服务供应商合作,在疫情期间让公众和医护专业人员使用遥距医护服务。

医学委员会开发一款使用二维码(QR)的追踪应用程式Thai Chana,用户在进入公共场所时必须扫描二维码。当局对此大力推广,并可能强制进入该国的人士使用。

越南

政府与越南最大的电信服务公司越南军用电子电信信集团(Viettel Group)合作开发Viettel Telehealth平台。该平台有助实现遥距诊症、手术会诊、培训和技术转移。

信息及通讯科技部与新冠病毒预防及控制指导委员会发布一款应用程式NCOVI,让公民更新其日常健康状况,并接收政府发放的医疗讯息。

新加坡

资讯通讯媒体发展局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扩大实施一系列预先批准的数字解决方案,帮助医护服务中小企业应对疫情,提供虚拟医护咨询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大量补贴和资助。

新加坡政府推出一款名为「合力追踪」(TraceTogether)的应用程式,使用蓝牙讯号提醒用户曾靠近已知感染新冠病毒者。新加坡通过手机执行「居家通知」(Stay-home notice,简称SHN)。获发出居家通知者,一天内会数次收到短讯,他们须于一小时内通过手机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更新其所在位置。

资料来源:《东南亚、中国和印度经济展望202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补充

监管数字医护服务 

另一方面,当局须就数字医护服务制定法规,以监管服务质素,保障使用者。有些东盟国家已有针对遥距医疗服务的规例或法律,并作出若干修订使数字医护服务能更好地应对疫情的挑战。个人信息私隐也是一大问题,因为数字医护服务往往涉及大量敏感的个人信息。全球数字医护指数(Global Digital Health Index)比较各国使用数字医护科技的情况,认为有些东盟国家的遥距医疗规例和私隐法例较为落后,特别是执法的一致性方面。[12]表3概述部分东盟国家有关遥距医疗的规例和保护个人信息私隐的规定。

表3:部分东盟国家与数字医护服务相关的主要监管措施和私隐保护计划

国家

对遥距医疗的监管

与遥距医疗相关的个人信息私隐规定

印尼

遥距医疗受《关于通过医疗服务设施筹办遥距医疗服务的2019年第20号卫生部长规例》监管。

2020年4月,印尼医学委员会发布《关于在疫情期间通过遥距医疗进行治疗的第74号KKI规例》。

根据《关于通过医疗服务设施筹办遥距医疗服务的2019年第20号卫生部长规例》,必须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马来西亚

虽然没有特定法例,不过遥距医疗软件和其他诊断服务应受到《2012年医疗仪器法》监管,该法例监管用于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医疗仪器。

2020年4月,马来西亚医学委员会在专业行为守则的基础上,发布《关于虚拟诊症的建议》,以保障使用遥距医护服务的患者福祉。

虽然没有特别针对遥距医疗的个人信息私隐法规,不过《2010年个人资料保护法》规管在商业交易中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以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滥用或误用。

菲律宾

《2012年遥距医疗法》、《2014年遥距医疗法》和《参议院第1618号法案(菲律宾遥距医疗系统和服务法)》构成遥距医疗的监管架构。

2020年3月,卫生部与国家私隐委员会发布《在应对新冠病毒中使用遥距医疗的指引》,使患者能够在家中接受医疗服务。

个人信息受到一般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即《2012年个人资料私隐法》保护。

卫生部与国家私隐委员会合作,致力减轻民众对个人信息私隐保密问题的疑虑。

新加坡

2019年,医疗服务管理局发布《遥距医疗产品监管指引》,订明遥距医疗产品在现行监管架构下被视为医疗仪器,并受到监管。相关产品包括不同医疗用途(例如检测、诊断、监测和治疗任何病情)的硬件设备、软件和流动应用程式等。

预料行业将于2022年起受即将实施的《医护服务法》监管。

遥距医疗服务供应商必须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以保护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个人信息若不慎外泄,后果将会极为严重,服务供应商更须严密把关。

泰国

2020年7月,泰国医学委员会发布《第54/2563(2020)号通知:遥距医疗和在线诊所指引》,以界定遥距医疗服务的范围,并监管其运作。

虽然没有关于遥距医疗的特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不过《2019年个人资料保护法》将于2022年生效,并将涵盖遥距医疗服务。

越南

定立一系列政策界定何谓遥距医疗,并构成监管架构。《2017年第16号指令》为数字医护法规制定初步指引;《2017年第49号通告》定明遥距医疗业务的发牌和技术要求。《2019年第4888号决定》进一步推动信息科技在智能医疗中的应用。

虽然没有关于遥距医疗的特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不过2016年生效的《网络信息安全法》,以及其他多项信息保护法定明公司在网上经营业务时,有义务保护个人信息。


资料来源:《2021年东南亚、中国和印度经济展望》(Economic Outlook for Southeast Asia, China and India 202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Lexology(泰国部分);毕马威(越南部分);以及各国不同来源的补充信息


[1] 世界卫生组织,《2020-2025年数字卫生保健全球战略》(Global s trategy on digital health 2020-25)

[2] 世界银行数据库(DataBank)

[3] ASEANStats及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4] INSEAD,Southeast Asia VC HealthTech Landscape

[5] 美国—东盟商业委员会(US-ASEAN Business Council)。中产阶层的定义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日支出在10美元至100美元之间的家庭。

[6] 《2020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e-Conomy SEA 2020)

[7] INSEAD,Southeast Asia VC HealthTech Landscape

[8] 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亚洲医护服务的未来:数字医护生态系统》(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in Asia: Digital health ecosystems)

[9] 东盟秘书处,《2019年东盟投资报告—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专注于医护服务》(ASEAN Investment Report 2019 - FDI in Services: Focus on Healthcare)

[10] 保诚集团亚洲

[11] INSEAD,Southeast Asia VC HealthTech Landscape

[12] 2019年全球数字医护指数(Global Digital Health Index 2019) 

返回页首 ^
    主题:
  • 医疗及保健服务,
  • 东盟,
  • 东南亚,
  • 印尼,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泰国,
  • 菲律宾,
  • 越南,
  • 数字医护平台,
  • 遥距医疗,
  • 遥距医护,
  • 电子药房,
  • 穿戴式设备,
  • 保险,
  • 2019冠状病毒病
  • 医疗及保健服务
  • 东盟
  • 东南亚
  • 印尼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泰国
  • 菲律宾
  • 越南
  • 柬埔寨
  • 文莱达鲁萨兰国
  • 寮国
  • 缅甸
首页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题

医疗及保健服务24720
东盟37803
东南亚37023
印尼37026
马来西亚37030

文章主题

医疗及保健服务24720
东盟37803
东南亚37023
印尼37026
马来西亚37030
新加坡37032
泰国37033
菲律宾37031
越南37034
柬埔寨37027
文莱达鲁萨兰国37024
寮国37028
缅甸37029
数字医护平台149361
遥距医疗145268
遥距医护149321
电子药房149322
穿戴式设备122032
保险87846
2019冠状病毒病147268

interest_article

相关文章

2022年3月1日

疫后前景:越南

2022年1月14日

欧委会通过把欧盟数码新冠疫苗接种证书有效期订为9个月

2021年9月13日

香港智慧医疗发展趋势

2021年8月25日

泰国推行「工厂沙盒」尽量降低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

Related Events

相关活动

2022年8月11至12日

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会议 2022

2022年11月9至11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 2022

2022年11月10至11日

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 2022

2022年11月14至17日

2022杜塞尔多夫医疗展
活动搜寻

Social Share

关注我们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newpaper-img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banner-img


本人确定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可将上述资料编入其全部或任何资料库内作为直接推广或商贸配对﹝因而可能成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众人士使用﹞,以及用于贸发局在私隐政策声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确认已获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权,将其个人资料提供予贸发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选项是按欧盟有关保护个人资料法律的要求而设,对于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客户,请略过此项。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电邮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