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2020年12月30日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广东省人民政府早前发布《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目标通过3年左右的探索实践,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GDP比重超过50%;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4万亿元;率先建成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5G基站、窄带物联网基站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其中重点任务包括:
建设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全国标杆
- 推进5G网络建设,全面建设5G SA(独立组网);打造以1.4GHz频段为主的全省无线政务专网,扩大700MHz频段广电5G网络在深圳、广州等地的试验和建设规模;到2022年,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达22万个,建成珠三角5G宽带城市群,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城市、县城及中心镇镇区5G网络覆盖。
- 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农业、市政、环保、物流、广播电视网络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在全国率先形成适应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发展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率先形成数据要素高效配置机制
- 积极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选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教育、交通、生物安全、医疗健康等领域,在有条件的地市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加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确定可开发利用数据资源范围,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目录清单,明确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边界条件和监管措施。
- 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促进数据资源在大湾区充分汇聚、顺畅流动和深度应用。支持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和运营大数据交换中心、离岸数据中心;探索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
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 积极推动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粤港澳节点建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综合类);在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未来通信高端器件、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布局新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推动港澳创新资源参与信息技术领域省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大湾区交叉研究平台和前沿学科建设。
- 支持和引导港澳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部省联动专项,参与广东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的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专项,共同开展核心技术自主攻关;支持在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
特色引领推动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
-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生产线装备智能化改造,重点实施以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加快先进智能装备和系统普及应用,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5万家以上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实施软硬一体的数字化改造。
- 打造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新一代汽车产业生态;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高精度地图以及高精度定位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供应商。
- 积极推进智慧银行建设,推广智能柜员机、无人网点、无人银行等新产品和新业态;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使用移动电子支付工具进行人民币支付,推动移动支付工具在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使用。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