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口岸进一步优化通关模式
2022年3月30日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商务咨询团队
为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的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早前发布关于《2022年进一步优化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办函 [2022] 17号),制定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措施,包括: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口岸通关时效
- 优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模式:进一步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完善通关配套系统,指导企业灵活叠加运用「两段准入」、「汇总征税」等便利化通关模式。
- 扩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试点范围:在「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上线直装直提模块,实现「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在线办理。结合海运通关、物流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量。
- 推进涉检业务「主动披露」制度和容错机制实施: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等商品试行涉检业务「主动披露」制度和容错机制,并逐步扩大适用范围。
- 推动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强化数据信息共享,加快出口退税流程:依托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搭建出口退税备案单证电子化系统,实现企业备案单证的共享协同。加快出口退税流程,2022年底前税务部门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 推进第三方商品检验结果采信:加强深港技术交流和实验室认可协作,推动内地检测机构成为香港机电工程署认可核证团体。对从香港进口的部分法检商品,试行采信香港地区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机构的检验结果。
- 开设CCC免办证书便捷通道:制定企业准入标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设CCC免办证书便捷通道。制定并执行CCC免办产品管理要求,及时追溯CCC免办产品流向。建立闭环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开展深港无缝清关服务:依托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市场化第三方平台,推动深港无缝清关,向进出口企业提供报关单、公路舱单、进出口捆绑、进出口清关等单证「一次录入、两地申报」服务。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
- 完善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联通银行、支付部门数据,实现金融结算业务线上操作和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验证。推出智能报关、智慧税则服务系统,辅助企业智慧化制单。上线海运口岸业务委托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线上 + 线下」全流程服务。
- 推进口岸信息化平台建设: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前海试点建设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
- 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加快盐田港区东作业区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带动深圳港自动化改造工作。将海关智慧监管嵌入智慧港口建设,推动监管设施信息化、海运港口智能化。
- 加强铁路信息系统与海关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以中欧班列为试点,建立铁路部门与海关的横向联系机制。
- 推进寄递渠道监管智能化:探索运用5G智能单兵等技术设备,实现寄递渠道智能化监管,提升对快邮件、跨境电商商品的快速验放能力,提高通关效率。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高效利企便民
- 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咨询服务:发挥无人机、医疗器械、移动通信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作用,通过开展通报评议、研提特别贸易关注议题等方式助力企业参与国外技术规则制定与修订,降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利影响。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培训及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宣贯,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供给,不断扩大咨询服务覆盖面。
- 拓宽企业意见反馈渠道:在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中小企业服务专区等专题专栏服务,公布相关便利化资讯、公告通知等信息;增设RCEP信息服务专栏;优化公众号推送、在线培训、需求收集、政策资讯推送以及公共数据服务;实现用户咨询问题线上受理和自动应答。
- 实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对出口额800万美元(含)以下中小微外贸企业实施出口信用保险统保支持。
- 建立口岸营商环境「问题清零」机制:推动成立口岸协会,完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特邀顾问工作机制和AEO企业服务机制,清单式推进解决企业反馈问题,实现「问题清零」。
资料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