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应台于书展诉母女情
珍惜片刻感受天长地久
"这世界没有天长地久,必须把片刻当天长地久,因为片刻随时过去,这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享誉华文文坛的作家龙应台,对其新作《天长地久》有这样的解读。
2018年7月30日
香港书展作为年度文坛盛事,每年均邀得作家们与读者近距离接触,今年的名作家讲座系列邀请了作家龙应台,以"人生里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天长地久》读书会"为题,分享如何从日常事感悟人生,表达对父母辈的感恩。
(在线观看) 人生里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天长地久》读书会
陪伴失智母亲 女儿写信反思
与上一本著作《大江大海》相隔近10年,书迷终于等到了龙应台新作《天长地久》,读书会吸引逾2,600名书迷入场,座无虚席,触动人心。《天长地久》的诞生,源自去年8月龙应台迁回屏东老家,陪伴失智母亲有感而写。新书中她为母亲美君写了19封信,忆述与母亲的往昔点滴,以及身为女儿的反思。
"《大江大海》写的是碎片时代,一个千万白骨的战争年代;《天长地久》则是向碎片中站起来的母辈致意。"龙应台说,上一代父母不善表达,事实他们每人都有故事,她也不曾想过去了解父母的事,直到有次寻亲经历,才开始了解母亲。
她指出,以往每隔两周便会飞回台湾探望母亲,但每次只是坐在其母身旁看书、玩手机,并非真正陪伴。去年她在香港大学作禁语禅修,在木棉树投影下,她毅然得出决定:"搬回屏东与母亲生活。"

互懂尊重 爱要及时
龙应台表示,作为人母的她,好不容易从母亲的角色中解救出来,与孩子成为朋友,但却忘了自己身后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当我想起来的时候,她已经不认得我了。"龙应台最希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看看这书,她说:"相聚是片刻,告别是常态,我们要有这个自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因此,龙应台鼓励子女应主动聆听父母过去的经历,这样很多事就不会做得太迟。
龙应台也认为,每位母亲都是不一样的,两代间除了要相互理解、疼惜,也要懂平等尊重。因此,她在书中都直接用母亲的名字美君来称呼其母。除母女之情外,龙应台也分享了和儿子的相处日常,从中反思昔日的自己是如何对待母亲。她更温柔地提醒大家,年轻一定会向前冲,作父母要明白此点,而年轻人也应该告诉父母必须放手。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书刊及印刷品
- 香港
- 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