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暖化逼在眉睫
绿色科技开创商机
根据联合国《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全,目标是及至本世纪中叶,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不超过摄氏两度。面对逼在眉睫的全球暖化,绿色创新科技如何为市场开创商机。
2017年3月28日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及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主办、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协办的第12届国际环保博览,订于今年10月26至29日假亚洲博览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环保科技产品,旨在成为业界资讯交流以及拓展人脉和商网的理想平台。
港府提倡节能惜食 多管齐下减排减废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早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出席国际环保博览的交流午宴致辞时提到,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各国最逼切要面对的问题。"就全球现今实际的碳排放总量趋势来看,与《协定》的愿景目标相距甚远,各地期望推动创新突破,包括移风易俗及环保创新科技,收窄这个差距。"
港府为回应《巴黎协定》,积极通过四大环保方向减排,包括洁净能源、建筑节能、绿色运输、转废为能与惜物减废。黄锦星指出,香港最大生活废物来源为厨余,占都市固体废物逾三成。因此,环境局致力从源头出发,推出"惜食香港"行动,提升公众对珍惜食物的意识及行为,又与多家食店合作,鼓励饮食业界减少厨余。港府也善用科技,把厨余转化为绿色能源,同时推动转废为材,善用科技创新,务求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建设低碳香港。

新设初创区 鼓励年轻人推动创新科技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环保创新科技是瞬息万变的行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而国际环保博览的角色就更见举足轻重。他提到,上届博览成功吸引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的325家企业参与,超过13,000名买家入场,展商及买家人数皆创新高。博览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汇聚来自中国内地、香港与世界各地的业界领导人才,促进市场资讯交流。
据了解,为推动环保界初创企业的发展,今届国际环保博览首次设立"初创专区"(Startup Zone)。"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晋创业家及初创企业,借助博览这个机会,展示他们最新的理念。"周启良补充说。

发展循环经济 平衡发展与环保
芬兰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总领事刑敢瑞(Jari Sinkari)表示,发展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或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可行方法。他指出:"把一个工业所产生的废料,变成另一个工业的原材料,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达到减少废物及排放。"
刑敢瑞同时提到,不论在芬兰还是香港,大厦的智能通风系统与节能设备同样重要。黄锦星表示同意,并指出香港的建筑物占总电力使用的9成,为了节约能源,环境局先从政府楼宇着手,又与大型物业相关公司及机构合作,希望能从相对耗电量集中的商用及公营机构大厦着手,更有目标地节能。至于减废方面,政府期望最早于2019年下半年能全面推行都市固体废物按量收费,估计届时都市固体废物将会明显减少。
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荣誉主席、思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王乐得指出,中国内地对环保科技需求十分大,但要求亦高,希望打进中国内地市场的企业可借助香港这个跳板。他说:"博览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聚集全球业界人士,大家可互相认识及交流,冀望大家继续努力,为推动环保出一分力。"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环保
- 科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