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朋友学编程
释放无限潜能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程序(APP)的种类也千变万化,除了有专为小朋友而设的应用程序,现在更可以让小朋友亲手编写应用程序。
2016年6月29日
曾在跨国投资银行工作的辛婥琳(Michelle),在美国硅谷修读编写程式语言(coding)的课程后,于2013年回港创立了First Code Academy,教授小朋友编写程式,她的努力于2015年获美国商会的肯定,被评选为"年度杰出女青"。
经历失败过后 转战数码世界
曾任高盛投资研究顾问的辛婥琳,因工作所需经常接触到中国内地的科网股,她表示在工作的首三年,认识了很多内地高科技企业,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并接触到一些改变了整个国家发展方向的科技领导者,慢慢地启发了她创建个人科技事业的念头。然而,她的创业路途并非平坦,于2009年首次在科技事业中经历了惨烈的失败,不过这也让她体会到编写程序的重要性,其后她更搬到三藩市,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全职的软件开发人员。
辛婥琳过往会于周末义教小朋友编写程式,而她也很享受教学的过程。"我擅长于数学和科学科,但为何当时没有人告知我如此有趣的东西呢?当我在2013年搬回香港,我便很有冲劲把我所学的带回来。"她是完成大学课程后才学习编写程序,反观现在, 12岁的小朋友也能学习。

创立编程学校 开办儿童课程
创办于2013年7月的First Code Academy,原先只教授女孩子,后来因应家长要求,为男孩子加设教授课程。辛婥琳指出,当时举办首个工作坊时,成功吸引320名10至12岁的女孩参加。2015年3月,辛婥琳更把业务扩展到新加坡,他们更在香港及新加坡举行编码课程和夏令营,共授教了逾2,500名学生,年纪最轻的只有6岁,而香港及新加坡导师人数分别为20人及10人,人数仍在增长中。
"当今的小孩生长在一个充斥着Google﹑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世代,他们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但在First Code Academy里他们可成为创作者。"辛婥琳说,他们在此可学习制作应用程序﹑编写网页和制作动画。年纪较小的一群可运用此技术创造有趣的事物,而12岁起较年长的一群更可利用它来解决身边的难题,而为了让编写程序变得更有趣,她也乐于打造互动性和协作性强的教室。

创立编程学校 开办儿童课程
辛婥琳表示,她们曾退一步思索科技是怎样改变幼儿教育的目标。回想在十年前,学生只可从老师获得知识,如今,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电脑,而老师所知道的永不及Google。现在的资讯唾手可得,要作为领导者并非取决于拥有多少资讯,因为大家的竞争力都提升了。若要一决高下,便取决于指尖间以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编码正正可以释放这种潜能。
编码不只是让人们投身于科技行业,如Google﹑Facebook和 LinkedIn,它也是一门沟通技能,"只要掌握到此技术,不论身处哪个行业,你都定能好好将之运用。"辛婥琳以自己的学生为例,该名学生希望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更想以编码发展时装之路,创建一种可自动适应体形的纤维布料。由此可见,未来的所有事物都将会与电子设备密不可分,而人们便可利用编码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梦想。

香港可作为另一个硅谷
辛婥琳认为香港在发展创科产业上存在优势,因为大部分学生都精通于电脑技术,香港的小朋友往往能够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的数学和科学科之中,挤身于三甲之列。她提到,LinkedIn创办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说过:"硅谷是一种心态,而非一个地方。" 曾居住于硅谷的她表示,当地人在社区中互相帮助,每当某人有一个计划,大家都会帮助他们去实现。
她更强调First Code Academy的座右铭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她希望学生们知道只要肯尝试和从中学习,犯错是无伤大雅。 辛婥琳还表示,在香港沿途会得到很多的指导和支持,而这就是硅谷精神,香港精神也是如此。 她很感激自己已经在香港找到了"硅谷"。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教育及培训
- 科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