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订阅
  • 商贸日志
  • 我的资讯
  • 联络香港贸发局
  • 关于香港贸发局
  • hktdc.com

Section Menu

  • 多媒体
  • 商贸头条
  • 成功之道
  • 营商有法
  • 贸发情报
  • 跳出香港
  • 潮流创富
  • 经贸研究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订阅
商贸全接触

Section Menu

  • 多媒体
  • 商贸头条
  • 成功之道
  • 营商有法
  • 贸发情报
  • 跳出香港
  • 潮流创富
  • 经贸研究

https://hkmb.hktdc.com/sc/1X0A6FUX

经贸研究
储存内容
分享 / 发送

请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然後按「...」以分享

中国「十三五」规划:把握内地推动创新带来的源源机遇

2016年6月21日

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多个新发展理念,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鉴于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十三五」规划特别提倡创新,以提高各个产业的竞争力,并协助企业向高增值业务方向发展。这些发展策略将促进中国对各种科技及相关服务的需求。

香港拥有众多优势,包括外国技术唾手可得、资讯和资金自由流通,以及在技术商品化方面实力强劲等,得以把握内地企业对技术及相关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发掘源源商机。随着内地大力推动创新活动,港商在物色内地伙伴开展技术合作时,将有更多选择。此外,内地加速创新将会带来更多相关需求及资源,港商凭藉CEPA[1]下所享有的营商便利,应可从中大获裨益。

相片:「十三五」规划将促进技术及相关服务的需求。
「十三五」规划将促进技术及相关服务的需求。

相片:「十三五」规划将促进技术及相关服务的需求。相片:「十三五」规划将促进技术及相关服务的需求。
「十三五」规划将促进技术及相关服务的需求。

相片:内地创新浪潮将带来更多相关需求及资源,香港具备优势,应可从中得益。
内地创新浪潮将带来更多相关需求及资源,香港具备优势,应可从中得益。

相片:内地创新浪潮将带来更多相关需求及资源,香港具备优势,应可从中得益。相片:内地创新浪潮将带来更多相关需求及资源,香港具备优势,应可从中得益。
内地创新浪潮将带来更多相关需求及资源,香港具备优势,应可从中得益。

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

国内外环境瞬息万变,中国为应对当中的挑战,正积极提升发展质素,而「十三五」规划把创新作为未来5年(2016年至2020年)引领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具体来説,「十三五」规划希望利用科技创新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为经济寻找新发展动力。除此之外,「十三五」规划还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战略,以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些措施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有关中国「十三五」规划及《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详情,请参閲:综观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机遇;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规划所提及的相关发展领域包括:

  • 强化科技创新

    提升R&D/GDP强度:2020年达2.5%(2015年为2.1%)

    鼓励科技研究与发展(R&D)活动,强化技术集成能力、向外引进科技吸收后再创新,针对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并且会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务优惠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以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和应用新技术。

  • 深入推进「双创」行动计划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和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支援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同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活动。

中国创新活动激增

事实上,中国的创新活动急剧上升,其中以研发相关活动增长最为明显,带动了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实际性进步。例如,中国的整体研发开支从1995年的349亿元人民币迅速扩大至2015年的1.4万亿元人民币,期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0.57%跃升至2.1%[2]。值得注意的是,私人企业亦大量投入资金进行研发活动。2014年私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中国整体研发开支的71%,而2008年有关百分比为67%。

图:工业企业研发经费

图: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图:工业企业研发经费

* 大中型企业数字
^ 指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
注:括弧内的数字代表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

图:2014年研发经费(按执行部门划分)

图:2014年研发经费(按执行部门划分)图:2014年研发经费(按执行部门划分)

^ 指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

尽管如此,值得留意的是,相比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先进国家,中国的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以及私人企业研发经费占营运收入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另外,由于过去数十年所累积下来的差距,短期内中国在有关方面将继续落后于外国竞争对手。这正是「十三五」规划致力推动进一步科技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及促进产业升级的原因。

(注:更多有关中国研发活动的详情,请参阅香港贸发局研究文章: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发展机遇与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近年热衷于投资研发及其他创新活动。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措施)固然是推动因素之一,而实际上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开展更多研发活动。有关企业的首要目标乃重塑发展方向及为企业活动增值,务求使企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此外,阿里巴巴与腾讯等科技巨头大获成功,对企业和个人亦有激励作用。随着营商环境逐步放宽,过去几年中国的新创科技公司(包括从事科技创新的科创企业)数目迅速增长。虽然创业创新涉及风险,而且市场竞争激烈,但是现在很多从事创新活动的创客(makers)、企业及投资者却纷纷创立或注资各类科创企业。一些私营企业和投资者甚至开始携手培育初创公司,同时向他们提供技术和财政资源。而「十三五」规划把推动大众创业创新定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远策略,预计将进一步推高这一股热潮。

(注:更多有关中国政府推动大众创业创新触发创新势头的详情,请参阅香港贸发局研究文章:中国科创企业崛兴(一):近期发展与机会)

香港把握内地创新机遇

无疑,「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将激励中国内地的研发及创新活动,提高内地企业的竞争力,竞争环境可能因而改变,对从事类似行业的其他经营者造成威胁。尽管面临挑战,但香港其实也可借助内地的创新发展势头,善加利用相关机遇。

满足内地对技术服务的需求

「十三五」规划希望推动创新,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将刺激内地对各类高新技术的需求。在部分高科技产业,例如物联网应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等,内地目前仍缺乏部分专门知识,使有关研发及技术应用多少受到制约。不过,香港科技业者熟悉外国先进科技,而且善于使用根据国际标准/框架开发的技术,可协助内地有关项目进行商业化,切合「十三五」的科技需求。

为内地朝气蓬勃的科创企业提供服务

鉴于「十三五」规划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未来将有更多的创客及投资者受到各种鼓励,投身于各类科创企业。除财政资源外,这些科创企业亦对技术、市场网络及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援服务大有需求。香港科技业者和投资者可以把握先机,借助香港的固有优势,例如资讯及资金自由流通等,成为内地科创企业的重要伙伴,满足他们对各类服务的需求[3]。

发掘内地创新资源

香港商界向来积极从事研发及创新活动。最新调查结果[4]显示,2014年共有3,878家香港公司从事研发活动,研发总开支达9.54亿美元,按年增长6%。创新活动更加普遍,2014年共有6,821家公司从事该类活动,总开支达21.8亿美元,按年增长5.6%。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香港公司之中,相当部分均就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与外部伙伴订有合作安排,而合作伙伴主要为本港和内地企业。由于「十三五」规划必定会带动内地的创新活动,因此香港企业在寻找内地伙伴共同发展技术合作项目时将有更多选择。

与外部伙伴开展科技合作的香港公司

图:研发合作

图:研发合作图:研发合作

图:科技创新合作

图:科技创新合作图:科技创新合作

注:
(i) 与外部伙伴开展研发(科技创新)合作的香港公司总数为849家(1,223家)。
(ii) 每家公司可能与超过1家外部伙伴有合作关系,因此以上百分比合计超过100%。
(iii) 以上为2014年数字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

借助CEPA优惠

按照CEPA规定,香港服务提供者获准在内地设立独资企业,提供跨学科的研究与实验开发服务。遵照CEPA框架下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自2016年6月1日起,这些公司提供上述服务可享受国民待遇[5]。基于这一便利因素,香港企业可考虑利用内地的技术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在内地从事及提供研发或相关服务。此外,已在内地成立公司的香港企业,在其内地经营场所进行创新活动亦可享有相应税务优惠,并藉此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1] CEPA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3] 更多有关详情,请参閲香港贸发局研究文章:中国科创企业崛兴(一):近期发展与机会

[4] 数据来自香港政府统计处调查

[5] 有关CEPA的详情,请参阅香港政府工业贸易署网站:http://www.tid.gov.hk/tc_chi/cepa/index.html

返回页首 ^
资料提供
    主题:
  • 科技,
  • 资讯科技,
  • 电讯,
  • 电子产品及电器,
  • 中国內地,
  • 香港,
  • 创新,
  • 研发,
  • 十三五规划,
  • 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 香港贸易平台,
  • 发展规划,
  • 生产服务业,
  • 走出去,
  • 市场趋势
  • 科技
  • 资讯科技
  • 电讯
  • 电子产品及电器
  • 中国內地
  • 香港
  • 中国內地
  • 香港
首页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题

科技24759
资讯科技24693
电讯24762
电子产品及电器24648
中国內地37130

文章主题

科技24759
资讯科技24693
电讯24762
电子产品及电器24648
中国內地37130
香港37799
创新74610
研发74609
十三五规划108856
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78761
香港贸易平台78217
发展规划76585
生产服务业74440
走出去98861
市场趋势73980

Social Share

关注我们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newpaper-img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banner-img


本人确定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可将上述资料编入其全部或任何资料库内作为直接推广或商贸配对﹝因而可能成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众人士使用﹞,以及用于贸发局在私隐政策声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确认已获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权,将其个人资料提供予贸发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选项是按欧盟有关保护个人资料法律的要求而设,对于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客户,请略过此项。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interest_article

相关文章

2021年3月31日

内地发布支持集成电路及软件产业进口税收政策和管理办法

2021年3月22日

走出疫境:人工智能制药公司

2021年3月12日

香港创新及科技业概况

2021年3月2日

智慧城市科技应用:餐饮业善用机械人技术

Related Events

相关活动

2021年10月13至16日

香港贸发局国际资讯科技博览 2021

2021年10月13至16日

国际电子组件及生产技术展 2021

2021年10月13至16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 2021

2022年4月13至16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 2022
活动搜寻

用户登录

  • 创建新帐号
  • 重设密码

Footer Menu

  • hktdc.com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使用条款
  • 私隐政策声明
  • 网站导航
  • 京ICP备09059244号

Footer Logo

Copyrights

Copyright © 2021 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文章

电邮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