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婴儿用品消费新趋势
凭展览进军欧洲市场
在婴儿用品市场方面,纵使欧洲市场不及中国内地这么大,但欧洲市场的消费潜力仍不容忽视,然而由多国组成的欧洲,企业面对各地消费者对产品的品味和需求都有不同,何以进军欧洲市场?
2016年2月16日
"欧洲不同气候、文化、宗教及思想,也会左右欧洲人对玩具及婴儿用品的消费取向。"德国杂志《Childhood Business》发行人Martin Paff于"婴儿用品消费新趋势"研讨会上大谈如何进军欧洲市场。
北欧喜欢简约 南欧钟情丰富色调
"与内地市场相比,欧洲市场相对较小,但绝对不容忽视,且潜力优厚,而东欧、南欧、西欧、北欧,对玩具及婴儿用品需求及口味各有不同,业界须特别留意。"Martin Paff在详述婴儿用品在成熟欧洲市场之零售架构、推广渠道、品牌打造及消费者需求时指出,北欧经济相对稳定,拥有较高的地区生产总值(GRP)及人均国民收入:"金融危机过后,北欧经济仍能保持稳定,当中尤以德国为甚,潜力有待释放。"至于西欧,政制相对稳定,发展成熟及富裕;东欧则对新产品拥有迫切需求,电子商贸基建十分先进,成为东欧市场两大优势。Martin Paff补充说。
Martin Paff表示,除了天气气温会影响欧洲民众的服装消费习惯,不同地区的欧洲民众在穿衣口味也有不同:北欧人喜欢简约、朴实的产品,南欧消费者钟情色彩斑斓的设计:"商家需要针对欧洲不同国家的喜好,采取适切的销售策略。"至于儿童市场,Martin Paff提到,欧洲没有统一儿童市场潮流,只有少数童装市场被H&M、Zara等大型连锁店主导,其余的玩具及婴儿用品市场分销渠道分散,所以较难寻找一家大型婴儿用品连销店,让产品能风行整个欧洲,相反需要向每个国家叩门,再于个别国家寻找不同的分销渠道:"德国拥有3,300家玩具店,只有250家年营业额超过100万欧元,可见欧洲的玩具销售渠道是如斯分散。"
Martin Paff表示,婴幼儿产品商机遍布欧洲。他建议香港进口商,可考虑从西欧进口优质及知名品牌,再引入内地市场;而欧洲大国对于品牌、素质、可持续性兼备的玩具及婴儿用品需求庞大,这均为香港玩具及婴儿产品带来机遇。

产品背靠展览 打入欧洲市场
"参加展览是打入欧洲市场的不二法门。"Martin Paff形容,企业除了参与香港玩具展、香港婴儿用品展,主攻婴幼儿及护理产品的港商可考虑参加于德国举行的"Kind+Jugend"展览,这是欧洲同类展览中,最重要的商贸平台;童装展览则相对分散,分布于意大利佛罗伦斯、法国巴黎、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他同时认为坐拥超过8,000万人口的德国,市场发展潜力最大,去年德国有71.5万名新生婴儿,而父母习惯花费大量金钱于子女身上,当地每年的童装销售额达33亿欧元;童装及婴幼儿用品总销售额更高达65.2亿欧元。
研讨会另一讲者、致力帮助家长更新育婴观念的社会企业Ohmykids创办人之一的鲁凯凌,以"由孩子主导的玩具潮流"为题,探讨聆听孩子意见的重要性。她表示,小朋友是婴儿产品及服务的真正用家,成年人是看不到他们对玩具设计的一些意见、看法或细节:"不少外国公司,例如宜家家居(IKEA),纷纷举办儿童设计比赛,最近从毛公仔绘画比赛的数千幅作品中,选出十幅优秀作品制成毛公仔,务求产品更贴近小朋友的口味,而每卖出一只毛公仔,IKEA Foundation便会捐出1欧元(相等于约8.5元港币)予救助儿童会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十分有意义。"鲁凯凌补充说。
于1月中旬举行的第42届香港玩具展、第7届香港婴儿用品展以及第16届香港国际文具展,三展共展示近2,800家企业的各式创意精品,当中不少更是全球首发,吸引环球买家参观采购。与三项展览同场举行的还有香港国际授权展,四展带来协同效应,为展商及买家带来更多元化的商机。

相关网页:
香港贸发局香港玩具展
香港贸发局香港婴儿用品展
香港国际文具展
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授权展
延伸阅读:
猴年效应及二孩政策 内地母婴产品市场迎蓝海
贸发局一月首四展人气高 逾十一万买家参观促商机
香港玩具珍藏展览 细说香江工业文化
寓乐于教 聚焦香港玩具展
香港国际授权展 寻亚洲授权商机
进军新兴市场 到非洲卖尿片
- 玩具及游戏
- 婴儿产品
- 德国
- 香港
- 西欧
- 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