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设计新星 北闯升呢
2014年5月7日
常言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设计公司Whitehole Design(白洞)创办人黄玲(Ling)的创业故事就是最佳证明。学有所成,黄玲便投身设计工作累积经验,因为一次的得奖机会踏上了创业之路;之后只花了两年时间,便成功北上淘金,赢得与广州大型化妆品品牌的合作机会,协助内地企业重塑品牌迎战国际品牌。
![]() 设计公司Whitehole Design(白洞)创办人黄玲表示,内企倾向选择香港设计服务,因为有质素保证。 |
| |
| |
| |
| |
说故事,黄玲先从2012年说起:「跟很多人一样,我得到一些机会,便尝试创业。2012年那年我还未到三十岁,幸运地赢得行内知名的设计奖(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还一次『横扫』了三个奖,工作开始被肯定、赏识。」
她续说,「其实我真的侥幸,从PolyU读完设计出来后,便马上在一家设计公司当了AAD(Assistant Art Director),一开始就带领一个团队工作,前后干了三年,让我了解到一间中小型设计公司如何运作;其后又有机会参与了展览策划及设计的工作近四年,学到了沟通、协调等技巧,又建立了人际网络,对现时创业有很大帮助。」
工作热诚更胜人际网络
一个奖项、两份工作经验、三十而立,就这样成就了黄玲的创业故事。她成立了设计服务公司,主攻品牌形象、平面设计、包装等一条龙的设计服务。
「公司第一个客就是我的旧老板。我要为他设计展览的主视觉(Primary Vision)。」黄玲认为,人际网络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你对设计的热诚,所以每份工作,她都会全力以赴。
黄玲从袋子里取出大堆作品解说:「例如这个专门推广本地时装设计师的团体Fashion Farm Foundation,我为他们设计的Logo,把三个F和中国古代的『田』字结合一起,客人很喜欢,口碑亦佳。」她一腔热诚,不断累积案例,机会终于来到。
SmartHK带来机会
她说,2012年参加贸发局的SmartHK(转型升级.香港博览),我首次参加大型的商业展览,「想不到反应超好,客人在旁等着与我们洽谈,他们都是很实在的潜在买家。」
她提到,其中有家历史达15年的广州大型化妆品品牌,因近年国际品牌大举入侵内地影响了销量,所以希望寻找香港专业的设计服务,助他们扭转形势,「该品牌老板好坚持用我们,认为我们年轻、有热诚,可以大胆去试,未来共同进步。」
去年9月开始,黄玲就为该公司设计并重新塑造品牌:「他们有好多线产品,所以我们从品牌Logo开始,每个月到深圳跟他们洽谈,构想修改了很多次,终于设计出年轻、具差异性的Logo,很有满足感。」
港专业服务 广州客户垂青
最终,黄玲与该品牌签了一年合约,现时正埋手为该公司设计网站、包装以至化妆品的容器等。她说,「每月获得一份『起码够交租』的设计费,希望一年内能够完成整个品牌重塑,与该公司成为长远的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
黄玲多次提及做设计服务的竞争好大,又因受尽白眼,差点放弃:「像我们做VC(Visual Communication)的,市场人才众多,每年超过一万个毕业生,尤其是平面设计,人家觉得画画几笔很容易,不值钱,什么Art Direction,被人看得好低。」
由「蚀底」生意做起
她抱着一个宗旨,就是要不怕「蚀底」:「我前老板教我,你做得好,客人自然会再找你,开头钱少不打紧,不要怕蚀底,每次的Job,都可以吸引其他客人叩门。有一次,我花尽了人力物力去完成一个Job,最后才赚得2,000元,但我相信日后会有回报。
黄玲这说不差,创业两年多以来,所接到的每份工作收入不断增加,公司也不断壮大:「创业第一年由一人公司开始,第二年开始聘请同事,第三年终于有自己的办公室,期望在2015或2016年开设内地分公司。这一切,都是从一单别人认为『蚀底』的生意做起。」黄玲刚刚今年进驻中环的PMQ元创方,她的目标能否达成,大家拭目以待。
要说创业的经验之谈,黄玲指香港仍然有好大优势,因为除国际经验是无庸置疑之外,再加上本地的服务也有质素保证,「部份内企有很大的爱国情怀,希望靠自己中国人打造品牌,走出世界舞台,所以喜欢用香港人,多过用外国设计师。」
相关网页/视频:
延伸阅读:
- 商业管理及顾问服务
- 设计服务
- 中国內地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