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国与香港物流业之合作机遇
2013年12月20日
位于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世界第二及第三大经济体之间,韩国的地理优势,使其发展为跨太平洋及亚欧贸易航线中的东北亚重要转运点。该国与中国东北、日本西海岸,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的海运连系日益紧密。此外,韩国与区内外各地的航空网络持续发展,其物流枢纽地位料将进一步增强。韩国的机场和海港日趋繁忙,加上附近设有经济自由区,为香港的物流及相关专业服务供应商带来不少商机。而韩国公司利用香港专业服务平台开展地区业务,与港商亦有不少合作空间。
转运:韩国航运的主要增长动力
韩国釜山港是全球第五大货柜港,位于跨太平洋和亚欧贸易航线上的有利位置。釜山拥有完善的港口,驳运网络发达,把中国多个沿海城市与日本的港口连接起来,在这两国之间的转运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釜山共处理1,704万个标准货柜(TEU),其中转运量达814万TEU,上升11%,在该港口总吞吐量所占比重增至48%。
![]() |
转运量日益增长,推动釜山港货柜吞吐量不断上升 资料来源: 釜山港务局 |
|
釜山港 |
釜山建有完善的驳运网络,与日本西部港口相连。由于日本的运输成本较高,因此美国付货人往往利用釜山作为转运港,将货物运往日本市场,成本效益更 佳。此外,釜山与中国多个主要港口以及俄罗斯的远东港口亦有良好的海运连系。2013年首8个月,来自东北亚和北美洲的货柜在釜山港整体转运量中占有重要 份额。
展望未来,美国、俄罗斯与日本之间的贸易会为釜山带来更多转运量,进一步推高其货运吞吐量。为应付不断增加的转运量,釜山港务局正大力推进釜山新港 发展项目,以增强其港口处理能力,并维持其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枢纽地位。该项目获得韩国政府支持,将兴建45个新泊位,合计年处理能力为2,300万 TEU。目前,釜山新港已建成22个泊位,其余23个泊位将于2020年投入营运。
![]() |
东北亚是釜山港主要的转运货源 资料来源: 釜山地区海事及港口管理局 |
海运航线多元化以应付挑战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货柜航运市场造成重创。由于经济衰退前已落下大量造船订单,因此虽然航运需求减少,但货运力仍然增加。特别是运载量13,000 TEU以上的超大型货柜船数量上升,更使供应过剩问题加剧。全球经济放缓加上日圆贬值,对韩国出口造成压力,2013年上半年仅比去年同期微升0.6%。虽然自2013年7月出口增长逐渐回复,往美国及欧洲的出口开始改善,但整体海运需求依然疲弱,对当地航运业构成挑战。
![]() |
韩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 资料来源: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 |
各大船公司为保持业务增长,均积极开拓更多元化的航线,包括东南亚、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增长强劲的新兴市场。而且相对跨太平洋及亚欧航线持续受压的运费,新兴市场的运费水平亦较为稳定。由于中国内地成本上涨,不少韩国生产商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商船(Hyundai Merchant Marine)针对不断扩大的亚洲区内贸易,在2013年开办两条新班轮航线,通往印尼和越南。这些通往东南亚国家的新航线靠泊韩国及香港的港口,缩短转运时间,效率更高。
![]() |
现代商船开办新货柜航线连接韩国与东南亚 资料来源: 现代商船株式会社 |
电子产品需求日增带动空运
虽然韩国整体对外贸易增长放缓,2013年上半年电子产品出口却比去年同期增长10.9%,至81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29%。尽管日圆疲弱,韩国电子及资讯科技产品出口相对兴旺,令航空运输业受惠。韩国主要电子出口包括半导体、显示屏及手机。由于电子科技产品的价值及市场敏感度高,对运送时限灵活的空运服务需求庞大。
韩国最大的机场 - 仁川国际机场,2012年空运货物处理量达250万公吨,居世界第四位,其中约40%为转口货运。中国是韩国最大的空运市场,占仁川机场货运量超过四分之一。不少韩国电子企业在中国内地设厂,使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包括电子产品。
![]() |
中国是韩国电子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资料来源: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 |
![]() |
中国及美洲是仁川国际机场主要空运货物来源 资料来源: 仁川国际机场公司 |
相对有利的投资环境
韩国物流业基本上对外商投资开放。在申领牌照、税项减免规定等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与韩国同业的待遇完全相同。许多国际货运公司,如敦豪(DHL)、TNT、信可(Schenker)及海丰等已进入当地物流业。而一些香港物流公司,如嘉里物流及U-Freight 亦已涉足该国市场。除在韩国及香港经营物流业务外,海丰的控股公司亦在香港上市。
近年韩国的物流业整体增长稳定,而国内快递服务市场的发展更为显着,为外国投资者带来商机。越来越多的电子商贸及网上购物平台,提供本土及跨境交易服务,因此商业之间(Business-to-business, B2B)及商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 B2C)的包裹快递业务已成为当地物流业界的重要收入来源。现在许多韩国物流公司提供度身订制的送货服务,以满足企业客户对运送少量或高价值货品的需求,如时装及农业特产。
鉴于药品供应链服务潜力优厚,德国物流服务供应商德铁信可(DB Schenker)于2013年7月在首尔附近的军浦市设立全新的物流中心。该项设施专门处理保健产品及药物,面积达 6,100平方米,设有冷库,可储存须于摄氏2-8度和15-25度存放的产品,并设有专门存放敏感医疗产品的储存室。 |
韩国机场及港口腹地的物流商机
韩国政府已在全国各地建立六个经济自由区,其中仁川及釜山•镇海等两个经济自由区,分别位于国际机场及主要海港的腹地内。该国政府为培育产业集群,吸引外资企业(包括物流营运商)进驻,向有意在经济自由区投资的外国公司提供多项优惠,包括税务优惠及有利的租赁条款。在经济自由区内的公司亦享有关税优惠,以及较佳的海关和增值税安排。
釜山新港位于釜山•镇海经济自由区内,设有三个物流园区,用以支援在釜山港腹地的货物处理业务,以满足在包装、装配、仓储和装卸服务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目前园区已有30多个租户营运,其中包括海外与国内的合资企业,例如韩进--嘉里物流公司、KCTC & NYK 物流公司,以及鹿特丹的世天威(C.Steinweg)等。
仁川经济自由区位于韩国西海岸,面积170平方公里,是仁川国际机场所在地。该区的重点是发展物流服务,目标是吸引跨国公司,包括空运及冷链营运商。仁川经济自由区为加强其东北亚物流枢纽的作用,同时支持当地电子业,亦积极吸引为电子产品、汽车、航空和医疗设备及零部件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公司。目前,仁川机场物流园已有一些相关公司进驻,包括韩进及敦豪全球货运物流公司。
ASML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也是相关行业的服务供应商,已在仁川国际机场建立全球配送中心。ASML在仁川设立仓库,旨在缩短从荷兰(ASML总部所在地)运送零件的时间,并简化向亚洲和美国客户送货的流程。 |
自由贸易协定促进物流业发展
为吸引外商投资以及拓展对外贸易,韩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03年发表自由贸易协定路线图。2012年,韩国吸纳的外商直接投资刷新纪录,达163亿美元,比2011年的137亿美元增长19%。外商直接投资激增,主要由更多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以及投资者对韩国的信心增强所带动。同年,全新投资项目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77%。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主要来自日本及美国。
韩国与美国及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有助该国公司获得更佳的市场准入。韩欧自由贸易协定,以及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生效,实行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料将促进贸易往来,并推高韩国机场及港口的吞吐量。此外,韩国企业分散在区内的生产基地,并凭藉自由贸易协定扩展出口市场,有助进一步推动韩国成为东北亚重要的转运及物流枢纽。
香港作为韩国企业及物流公司的商业平台
香港是服务业主导的经济体,本地生产量有限。尽管如此,香港作为亚洲的国际商贸中心,以及华南和亚洲地区的物流枢纽,吸引不少韩国企业来港设立地区总部,同时管理地区业务及货运系统。此外,香港汇集许多国际和中国内地企业,其中不少是付货人或相关供应链业者,因此在港的韩国物流和运输公司具有优势,有利争取生意合约,并与本地公司合作。
为在中国内地或其他地区设有厂房的韩国生产商提供更佳服务,许多韩国物流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虽然近年中国内地生产成本上升,区内其他生产基地的相对吸引力提升,但今后多年华南仍会是香港主要的货源地。
亚洲区内贸易不断增长,加上电子产品贸易的重要性日增,令运送时限讲求快速灵活的电子零部件及制成品使用空运更多。香港是自由港,清关效率卓越,航空交通网络完善,运输设施先进,对需要空运及转运的韩国物流公司甚有吸引力。例如,集装设备可以在香港机场禁区以外使用,物流公司处理和调度空运货物时,可获更大成本效益。
据业界透露,韩国-香港航线在香港物流业扮演重要角色,服务此航线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越过百间。当中一些由韩国公司拥有,其中泛韩物流(Pantos)是韩国最大第三方物流公司,以货量计是世界十大海运货物代理之一。
香港优质人力资源,一向是外商选择在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另一关键因素。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客户要求日益严格,物流公司必须维持优质服务,并确保供应链每个阶段均管理妥善,效率卓越。据受访的韩国船公司表示,其香港团队由优秀的专业市场营销人员组成,具有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之能力。该公司指出,本港团队的效率、营销技能及语言能力均较该公司在美国和内地的员工为佳。
- 物流与供应链
- 物流与供应链
- 南韩
- 东南亚
- 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