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视珠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
2012年7月16日
港商展示电动电单车的应用 |
传统能源价格高企,及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各地汽车产业正把未来的业务发展,聚焦符合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虽然香港现时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较小,但由本地企业EuAuto Technology Limited及香港理工大学携手研发的环保电动汽车mycar,已远销欧洲市场如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等地。事实上,不少港商及外国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抱乐观态度。至于中国: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内地政府锐意在未来数年,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陆续出台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及扶助措施,已引起内地、香港及其他外资汽车企业及有关零部件供应商的注意。
珠三角产业朝节能环保汽车迈进
珠三角各大整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一直密切留意有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其中广汽本田的日方公司本田集团,是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代表企业之一。鉴于成本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一个重要考虑,本田方面表示正在筹备,为混合动力车型的生产进行本地化,包括计划在内地采购电池、电机等基础零部件,从而降低成本。
比亚迪集团在香港展示电动车 |
另一方面。东风日产亦明确表示,正计划从日本方面,引进更多新汽车型号在其广州花都厂房生产,以加强开发内地市场,而当中的业务焦点,包括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日系车厂以外,其他珠三角的内地车企亦积极投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相关业务,希望抢占这个即将冒起的汽车市场。其中,广州汽车集团表示,计划聚焦开发新能源汽车,逐步增加有关的研发及生产能力。
而深圳比亚迪集团亦抢占先机,已开始在内地市场销售纯电动汽车系列,并同时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客车的业务,以及研发、生产有关的车用电池;此外,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致力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现时,比亚迪已成为内地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之一。
产业发展受惠政策推动
但必须注意的是,内地新能源汽车的终端市场,其实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011年,内地整体汽车销量达1,851万辆,是全球之冠,使中国继续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可是,新能源汽车销售只有8,159辆,其中5,579辆为纯电动汽车,2,580辆为混合动力汽车[1]。由此看来,内地的新能源汽车商机仍有待开发。
不过,内地政府现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今年4月,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缓解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并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目标是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并实施鼓励购买和使用节能汽车政策,及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等[2]。
同时,广东省亦在较早时候公布,实施《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新能源汽车规划方面,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中度以上混合动力客车及乘用车,计划到2015年,广东省形成2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并投入153亿元人民币,重点执行12项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项目 (见下表)。另外,透过各种财政措施,包括贷款贴息、担保贴息、无偿补助等,除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外,同时支援省内发展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电动空调、助力转向、制动等电动化附件产业,以及有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材料等相关配套产业。在这些政策推动下,各大汽车企业将进一步加快投入市场,可以预期,珠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数年应可稳步成长。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新能源汽车产业)
项目 | 建设单位 | 总投资(亿元) |
陆地方舟新能源汽车项目: 年产20万辆电动车的生产基地及配套体系 | 深圳陆地方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24.3 |
新能源汽车二期建设项目: 年产各类客车1万辆生产能力 | 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 18.8 |
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开发项目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 |
高性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和高效钛酸锂储能电池 |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50.0 |
年产3.63亿安时汽车镍氢动力电池扩产项目 | 中山中炬森莱高技术有限公司 | 13.2 |
基于锂离子电池体系的储能与动力电池系统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10.0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 惠州市德赛集团有限公司 | 8.0 |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生产 | 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 5.0 |
电动汽车用电源材料项目 | 江门市芳源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10.0 |
新能源电池动力系统专用氢气加湿泵、滤化压缩机、高效电机的研发 | 佛山市广顺电器有限公司 | 5.7 |
锂离子电池膜项目 | 佛山塑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1 |
新能源动力及控制系统产业化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5.2 |
资料来源:《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3月
以技术进入珠三角产业链
香港虽然不是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地,但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其实已有相当成就。如上述所言,香港设计的mycar已远销海外市场。此外,不少港商亦已开始参与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项目及有关业务。
例如以从事电池、扬声器及其他电子产品业务闻名的金山工业集团,亦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金山集团在内地拥有子公司从事汽车配线的生产业务,供应内地市场的汽车产业。该集团同时投资电动车电池业务,当中包括供应锂充电池予电动电单车生产商Vectrix,而应用金山电池的Vectrix电动电单车型号,曾获选为「欧洲年度电单车」。
另一方面,比亚迪在去年落实在香港科学园成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并与香港汽车零部件研究及发展中心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就推动电动车展开合作计划,包括结合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和香港研发的配件作应用示范,并为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新一代零排放的电动车。
香港汽车零部件研究及发展中心行政总裁杨楹博士,在接受香港贸发局经济师访问中指出,内地及珠三角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壁垒分明,缺乏往绩 (track record) 的供应商欲打进有关供应链,往往需要与当中企业进行长时间谈判,很难一蹴而就。不过,香港拥有一个从事电子电气业务的庞大产业集群[3],在开发及供应一些与电子控制及电气有关的汽车零部件方面有相当优势,而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开发,与电子电气的知识及技术领域息息相关,例如在电池及充电装置等方面,内地及珠三角的产业对于有关技术需求殷切。事实上,香港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未来亦会聚焦有关方面的发展 (见下表)。所以,在珠三角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提下,港商可利用其拥有的相关技术优势,切入珠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有关供应链企业寻求合作机会。
香港汽车零部件研究及发展中心的研发项目
(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项目选录)
- 50千瓦采用谐振拓扑结构法的独立快速电动车充电器
- 电动汽车用集成电池包
- 电动汽车动力平台及整车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研究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先进车辆管理和传动系统的开发工作
- 整合专业电子收费系统的商业化智能充电站
- 电动汽车能量管理平台ECU开发
- 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智慧充电站开发与研究
- 适用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电动车的低成本直接驱动器
- 混合型电池充电及电机驱动系统
- 汽车混合动力空调系统科技
- 混合能源及电动车用电池管理方略
资料来源:香港汽车零部件研究及发展中心
[1]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3] 2011年,香港的电子产品出口达2,373亿美元,占香港出口总值55%。
- 汽车零件
- 环保
- 科技
- 中国內地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