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消費品牌打入東盟市場
專訪澳寶化粧品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芊霖
2022年1月26日
馮凱盈
澳寶化粧品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芊霖。
東南亞市場增長迅速,吸引各大品牌廠商爭相投入搶攻。香港個人護理及美容產品製造商澳寶化粧品集團有限公司除了生產自營品牌產品外,也提供一站式原廠委託製造代加工解決方案服務。澳寶經營至今27年,在香港營運、內地研發和生產,產品出口至27個地區。作為行內龍頭企業,澳寶已逐漸將目光轉向東南亞市場,希望把品牌推向國際,發掘更多可能。
香港消費品在東南亞的潛在商機
澳寶銷售到東南亞已經超過15年,執行董事曾芊霖表示,集團當初並非刻意進入該市場:「香港作為旅遊勝地,旅客來來往往,把我們的產品帶回家鄉,使澳寶不經意地進入了東南亞市場。」近年,東南亞的中產階層迅速崛起,消費力緊追內地一線城市,加上電子商貿市場急速增長,令區內成為跨國企業,包括澳寶眼中的必爭之地。
東南亞人口龐大且年輕,澳寶在當地主打年輕人市場。她指出:「以往,歷史悠久的品牌是質量的保證。但現代社會物質富裕,消費者比以前更追求年輕化的品牌、具創意的產品。」因此,澳寶致力創新,目前累計已擁有83項註冊專利。
和歐美企業相比,亞洲以至大灣區企業銷售到東南亞市場相對容易。「東盟的氣候和生活習慣與我們相似,因此我們毋須大幅改動本身已在香港和內地銷售的個人護理產品。若果要出口到美國和英國,以澳寶暢銷的沐浴露系列產品為例,我們可能換成浴缸用的泡泡球和香皂。」這樣的營運模式令澳寶不用投入龐大資源建立全新生產線。
談到向外拓展,曾芊霖強調首要工作是品牌建設,建立當地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當品牌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就能更容易開拓新市場。針對東南亞市場,澳寶會聘用當地的市場營銷和設計公司負責產品宣傳,在電商平台積極推廣,下一步將開設網絡旗艦店。
改變以迎合文化差異
然而,香港與東南亞的文化差異卻為澳寶的拓展計劃帶來挑戰。曾芊霖提到清真(Halal)文化:「以印尼為例,出口產品到當地必須獲得清真認證。在超級市場裡,清真產品和非清真產品分開擺放,許多時候顧客甚至不會前往非清真產品的貨架選購,意味非清真產品很難在當地賣得開。」
她分享申請清真認證的經驗:「在生產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很多地方,且必須確保整間工廠都符合要求,才能取得清真認證。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方發出的認證覆蓋不同地區。例如,澳寶取得馬來西亞發出的清真認證,也同時適用於印尼。」
談及新冠肺炎疫情對澳寶帶來的影響時,曾芊霖表示:「我們針對東南亞市場,在2019年開展為期3年的發展計劃,但目前因應疫情爆發而延後執行。不過我們未有怠慢,在疫情期間做好準備,並已經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丶泰國及全球各地共註冊35個主商標及超過200個子商標,待疫情放緩即可以重啟計劃。」
香港律師團隊助解東南亞法律疑難
回想過去10多年深耕東南亞市場的經歷,曾芊霖建議有意到該區發展的企業多聆聽當地人的意見:「當地規例的界線不太分明,而且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規。例如,有些東盟國家規定外來企業須聘請一定比例的本地人。商標註冊後的所有權歸屬也與香港不太一樣。」她舉例,集團申請清真認證,就聘請了擁有相關經驗的馬來西亞人協助,「建議在合作團隊裏面加入本地人,我們也十分依賴他們提供的資訊。」
除了積極與當地人溝通,曾芊霖也不時徵詢香港律師團隊的法律意見。她表示,香港擁有很多享譽全球的律師行,為她解決不少法律疑難。知識產權方面,集團則透過香港或內地一些專門的律師處理,也會聘用東南亞的律師團隊辦理當地的申請事宜。
法律服務以外,澳寶在香港營運多年累積的人脈,也有助集團掌握行業的最新動態。曾芊霖表示,在港商人積極建立行業網絡,市場上的行業協會百花齊放。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和香港供應商市場發展協會等均會提供平台,讓行家和品牌之間定期互相交流。
目前,澳寶尚未在東南亞開設辦事處,主要依靠當地合作夥伴處理物流、倉庫和分銷事宜。選擇合作夥伴時,澳寶也傾向選擇港商在當地開設的公司,以便雙方溝通更順暢,「加上香港的人才培育系統比較成熟,港人精通三文兩語,做事也比較靈活。」
提到香港的金融系統,她十分滿意本地銀行提供的服務:「我們出口產品到27個地區,收付款涉及多種不同貨幣。透過香港的銀行,我們可以快速兌換成美元交易,非常方便。此外,香港銀行業在跨境資金流轉方面也有豐富經驗,讓我們十分放心。」
講述香港的品牌故事
「市場的運作模式持續轉變,現今講究品牌塑造」,曾芊霖以自己熟悉的範疇為例加以說明:「日本的化妝品令人聯想到『少女』、『自然裸妝』;韓國則興起『速食化妝』潮流。但到目前為止,香港卻還沒有相應的聯想,缺乏聲望令海外品牌難以在當地消費市場留下印象。」業界固然要下點功夫,然而這現象並不限於化妝品行業,而是關係到整個香港的品牌和形象。她期望香港政府、商會,以至其他組織可以協助業界增加行業的曝光率,提供市場資訊並舉辦海外商業活動幫助業界向外走,一同向世界推銷「香港品牌」。
曾芊霖留意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去年簽署,另外香港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於今年初全面生效。她期待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聯繫日益增多,為集團拓展東南亞市場打下強心針。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她希望能夠把握機遇,善用大灣區不同城市的特色,吸納區內人才,為集團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受訪者在深度訪談所發表之言論只為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貿易發展局或大華銀行香港分行之立場。香港貿易發展局或大華銀行香港分行對受訪者言論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及適時性概不負責,若因上述內容產生或引致任何損失,香港貿易發展局或大華銀行香港分行亦毋須負上責任。
備註:以上文章源自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與大華銀行香港分行合作的調研項目:《大灣區與東盟間的貿易與投資及香港的角色》。
請按此閱覽報告。
- 香港
- 中國內地
- 東盟
- 東南亞
- 香港
- 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