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灣區加RCEP,預示着供應鏈延伸以及電子行業市場規模擴大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ACCA合作調研
2021年11月3日
趙永礎,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商務諮詢經理; 錢毓益, ACCA中國政策洞察總監
專訪香港電子業商會行政總裁衛紹邦(Basil Wai)
大灣區及RCEP可以幫助企業拓寬市場,延伸供應鏈。
香港電子業商會(HKEIA)行政總裁衛紹邦指出,供應鏈管理一直都是電子產品製造商面臨的最大挑戰。而像大灣區這樣的國家重大規劃以及像RCEP這樣的區域協定,可以幫助HKEIA等組織的會員企業拓寬市場,延伸供應鏈。
衛紹邦表示:“電子產業的供應鏈覆蓋面很廣,從電子元件製造、組裝、技術,一直到產品出口和銷售,涉及很多地區。這是一個覆蓋面很廣的供應鏈網絡。”
最新暴發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原有供應鏈。衛紹邦認為,雖然某些行業尚能勉強維持,但必須尋找一個更大的市場來分散風險,這才是長久之計。特別是在當前歐美市場發生巨大變化之際,更是如此。
衛紹邦說:“我們看到一些會員企業去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尋求發展。其中,大部分會員企業去越南建廠,去印度尼西亞是因為那裡人口多、市場大。”
此外,美國政府對中國製造商品施加301關稅條款,也迫使一些製造企業遷往東南亞地區。很多香港企業也因此在東南亞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
衛紹邦指出,RCEP成員組成要比其他區域合作夥伴機制更加平衡,因為它也包括了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樣的發達經濟體。特別是澳大利亞,HKEIA會員企業一直將之視為理想的市場,因為那裡有數量龐大的華人群體,而且也有股票上市的機會。
香港是一個可提供多語言專業服務的國際中心
針對香港市場規模較小的問題,衛紹邦表示:“我們都清楚,大灣區和RCEP國家才是我們的目標市場。我們只是需要弄清楚香港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其中一個潛在角色是,提供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專業服務。產業利益相關方可以與律師或會計師等專業服務供應商進行深度合作,從而獲得專業見解。例如,一些國際事務所已經在香港設立了辦事處,旨在為尋求海外經營或海外擴張的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衛紹邦解釋說:“我們尋求熟悉當地市場的專業人士的寶貴意見。”接着他舉例說明,在香港,美國律師為HKEIA會員企業提供關稅方面諮詢的情況並不罕見;越南律師移居香港,為有意在東南亞國家開展業務的客戶提供服務,也不算什麼新鮮事。
衛紹邦繼續說道:“輕鬆獲得專業諮詢正是香港最大的優勢。”大多數香港專業人士都精通粵語、普通話和英文三種語言,可以毫無交流障礙地為來自不同地區的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合作彙聚成合力
隨着再工業化趨勢的繼續推進,香港正在成為從事小批量生產、研發、信息技術、產品註冊、專利申請、質量檢測、金融服務、專業諮詢等各類企業的聚集地。而這些領域的服務都需要誠信和聲譽。
從長遠看,隨着中國內地製造企業大規模進軍東盟國家市場,衛紹邦建議香港的企業應加強與中國內地的合作夥伴合作,充分利用大灣區優勢,通過香港的專業服務,共同發掘RCEP商機。
最後他說:“利用雙方優勢推動製造業進一步發展,可以給雙方帶來長久利好。”
以上文章源自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ACCA合作調研項目:《發掘RCEP商機:立足香港 放眼灣區 致勝未來》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知識產權
- 香港
- 中國內地
- 東盟
- 東南亞
- 香港
-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