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現可持續發展:善用太陽能邁向碳中和
專訪NEFIN集團首席執行官林豐潮
2021年11月1日
文美琪
今時今日,能源生產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因此若要在經濟發展與碳中和之間取得平衡,進行清潔能源轉型是關鍵所在[1]。要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便須增加再生能源在最終能源消耗總量中的比重,從2017年的17%提升到2030年的28%,再於2050年增至66% [2]。也許,當各地都以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時,才有可能實現這些目標。
要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便須以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令前者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資料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
為了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太陽能和風能須成為最主要的再生能源。資料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
目前,一些經濟體已制訂路線圖,逐步邁向全球再生能源目標,歐盟便是一個突出例子。歐盟已提出方案,將2030年的再生能源目標設定為最終能源消耗總量的40%。這個比重不但遠高於28%的全球目標,也較歐盟原先自2018年底開始生效且具法律約束力的32%目標為高[3]。然而,亞洲在進行清潔能源轉型方面有些滯後。2017年,東亞的再生能源採用率為8%,東南亞為12%,亞洲其他地區為8%,較歐盟的17%為低[4]。
為迎頭趕上,亞洲各地政府相繼訂立清潔能源策略,並制訂政策鼓勵私人投資於清潔能源領域。這個趨勢也因新冠疫情而加強,原因是疫情凸顯了發展再生能源以解決供應鏈瓶頸和能源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令再生能源更受重視。
除了各地政府提供豐厚的財政激勵措施外,越來越多亞洲貿易商也留意到,全球大部分業界龍頭都對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承諾,包括在全球業務和供應鏈中使用再生能源。考慮過種種因素,亞洲商家已開始制訂長遠的再生能源策略,以保持競爭力。
NEFIN是一家在亞洲居領先地位的太陽能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投資者,為冀望達到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目標的機構提供碳中和解決方案。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專訪其首席執行官林豐潮,瞭解這股轉用可持續能源的趨勢正如何改變亞洲的商業格局。
邁向RE100
NEFIN在亞洲從事太陽能資產管理業務近10年,多年來以香港和新加坡為雙總部,與全球公司密切合作。NEFIN協助商業客戶制訂並執行亞洲地區的ESG與再生能源策略,服務對象包括跨國公司,以及這些公司的亞洲生產夥伴和供應商。
林豐潮指出,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現已成為全球商界首腦的共同願景。他說:「絕大多數商界領袖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實現RE100,即100%使用再生能源,願景是令公司實現碳中和,達到ESG目標。除了在內部營運中使用清潔能源外,這些公司還與供應商密切合作,以提高能源效率,邁向RE100。」
他續說:「蘋果(Apple)就是一個十分亮眼的例子。這家科技巨頭決意在2030年或之前,使旗下所有業務、製造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實現碳中和。2020年,蘋果的全球設施已達致RE100[5],並與供應商合作帶來4吉瓦的清潔能源,未來會再提供4吉瓦[6]。其他大公司如Philip Morris[7]和Nespresso[8]等,也已作出類似承諾。」
林豐潮強調,今後商家將要加強他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包括使用再生能源,並為全球客戶創造價值。他說:「金融市場是推動企業作出可持續發展承諾、提升ESG表現的一大動力。企業要實現碳中和,便須多管齊下,包括RE100。毫無疑問,這種情況正推動整個全球供應鏈進行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公司向供應商批出合同和評估他們的績效時,都會考慮他們的可持續發展表現。亞洲業者應明白,致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承諾使用再生能源,如今已不再是一種投資,而是義務。」
再生能源投資環境
林豐潮表示,隨著合規要求的監管透明度提高,加上各地推出不少豐厚的支援計劃,近年來亞洲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環境大有改善,即是在管治(ESG的G)方面取得成效。他呼籲亞洲貿易商抓住這個黃金機會,現在就投資再生能源項目,幫助公司作好準備,在不久將來達到RE100的基準。
在再生能源支援政策下,先行者通常受惠最大。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
林豐潮認為,香港、新加坡、泰國、印尼、日本和澳門都是亞洲快速發展的市場。他以香港為例,說明各地政府如何採取行動,鼓勵企業投資再生能源:「為使再生能源從財務角度來看更具吸引力,香港推出優厚的『上網電價』計劃,讓再生能源系統擁有者以高至一般電價5倍左右的價格,向本港兩家電力公司出售再生能源,從而將再生能源投資的回本期從超過15年縮短到5至6年左右[9]。」
亞洲多地政府已推出優厚的支援計劃,鼓勵私人投資開發再生能源。圖片來源:機電工程署
他續說:「香港的監管部門,包括機電工程署和屋宇署,也有制訂具體的監管框架,包括與安裝太陽能項目有關的法例、規例和技術指引。這些資訊釐清了在不同類型的建築物或處所安裝再生能源系統的適用法律規定,令業主、電機工程師和外判商知所適從[10]。」
出謀獻策
被問到有甚麼建議可供有意或現正準備實踐RE100的企業參考,林豐潮指出,企業在邁向RE100的道路上必須考慮兩大因素:時間跨度和預算。企業聘請ESG顧問來優化策略、制訂和執行行動計劃時,都應以兩者為出發點。
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天台太陽能系統是NEFIN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項目。資料來源:NEFIN
林豐潮又談到ESG顧問在這些項目中的策略作用,他說:「與負責特定工作範疇的外判商不同,NEFIN作為ESG顧問,會為客戶提供整全方案,涵蓋策略制訂、項目規劃、項目融資、項目管理和資產管理。」
林豐潮提醒說,許多亞洲企業沒有意識到聘請ESG顧問的重要性,直到因為出錯而付上高昂代價時,才後悔莫及。他說:「若太陽能光伏系統安裝不當,例如連接器接縫欠妥,可能會導致電弧故障,增加火警風險,因此一些業主在物業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後,赫然發現保險費用上漲。但其實只要他們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優化系統設計和引入適當的電弧故障預防措施等,基本上便可避免這些問題。」
聘用ESG顧問的另一好處,是可以優化再生能源系統的設計、裝置和運作,令營運效率更佳,投資回報也隨之提高。林豐潮以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太陽能光伏系統為例,說明NEFIN太陽能光伏系統的優越性能:「該天台太陽能系統的發電容量達1兆瓦,每年產生110萬度電,換言之轉換率超過 1,100度電,相比典型1千瓦太陽能系統的800至900度電,轉換率高約 30% [11]。」
林豐潮表示,一些ESG顧問還會審度企業的情況,提供適切的融資計劃,以便他們發展再生能源項目時,在財政上有更大的靈活性。他以NEFIN為例說:「隨著綠色金融在全球各地興起,我們曾在香港取得綠色貸款,從本港充裕的資金池中籌資。如此一來,我們便能為一些只希望作少量甚至不作前期投資的合作夥伴,提供具吸引力的融資方案。」
NEFIN提供毋須前期投資的光伏系統建設方案。資料來源:NEFIN
林豐潮建議,企業若要為旗下首個ESG與再生能源項目挑選資深和專業的顧問,在招標時便應採取更全面的做法:「許多大型企業都有一份認可供應商和外判商名單,並規定只有名單上的公司才可投標。然而,鑒於這些項目對許多企業而言都是一個嶄新範疇,而ESG顧問又多半專注於非常特定的領域,所以名單上沒有這些業者也就不足為奇。結果,在絕大多數招標中,ESG顧問往往因此被排除在外。」
他續說:「公司應考慮改變價低者得的採購原則,轉而從物有所值的方向出發,更加重視ESG顧問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他們可以提交一整套的計劃,涵蓋ESG建議、落實推行和維護保養事宜,當中還包括附加服務,例如有助檢測故障和優化效能的人工智能實時數據監控及分析服務等。這些附加服務對避免出現代價高昂的錯誤和提高投資回報至關重要,有助企業達到ESG目標。因此,在制訂整體預算時,計入相關成本也是合理不過。」
前景秀麗
近年,亞洲各地政府相繼制訂更具體的綠色目標,推動經濟邁向碳中和,例如香港[12]、韓國[13]和日本[14]都致力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而中國內地則以2060年為期限[15]。林豐潮估計,這將為亞太地區的再生能源行業注入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資金。他說:「單就商業太陽能項目的每年投資而言,中國內地在2060年前將達600億美元,而亞洲其他地區在未來20至25年也會有200億至250 億美元。」
除鼓勵企業投資外,林豐潮還呼籲亞洲各地政府採取必要的公共行動,全面發揮再生能源的經濟潛力,畢竟沒有經濟體可單靠商業投資來實現RE100。他舉例說,亞洲各地政府可考慮在水庫安裝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以及通過高壓直流輸電從鄰國進口再生能源。他希望當局可詳細審視每一可用選項的可行性。
林豐潮認為,隨著越來越多亞洲企業和政府矢志實現碳中和,再生能源行業的前景將日益秀麗。過去10年,NEFIN已於業內建立良好聲譽和雄厚根基,因此他相信集團可在這股趨勢下蓬勃發展。
[1] Sector by sector: where do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ome from?,Our World in Data,2020年9月18日。
[2] Global Renewables Outlook: Energy transformation 2050,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20年4月。
[3] Amendment to the 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 to Implement the Ambition of the New 2030 Climate Target,歐盟委員會,2021年7月14日。
[4] Global Renewables Outlook: Energy transformation 2050,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20年4月。
[5]《Apple全球設施現以100%再生能源供電》,蘋果,2018年4月9日。
[6] Supplier Clean Energy 2021 Program Update,蘋果,2021年3月17日。
[7] Climate change and PMI’s efforts,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2019年7月31日。
[8] Every cup of Nespresso coffee will be carbon neutral by 2022,Nestlé Nespresso,2020年9月17日。
[9]《上網電價》,香港政府一站通。
[10]《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香港政府一站通。
[11]《太陽能發電系統》,港燈電力投資,2021年10月12日查閱。
[12]《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20年11月25日。
[13] 2050 Carbon Neutral Strategy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韓國政府,2020年12月。
[14] 《菅內閣總理大臣在第203屆國會上發表的就職演說》,日本國首相官邸,2020年10月28日。
[15] Climate change: China aims for 'carbon neutrality by 2060',英國廣播公司(BBC),2020年9月22日。
- 商業管理及顧問服務
- 科技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