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討香港港口物流業發展前景及方向
專訪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玉彬博士
2021年10月12日
潘焯匡
近年,社會對香港港口物流業發展取態略顯悲觀,並主要以競爭心態看待。如果只看海運物流貿易數據,的確會予人今不如昔的印象。2004年,海運貿易額佔貿易總額31.6%,2012年比率下降至21.6%,2020年更下降至12.4%1。2004年,香港貨櫃吞吐量為2,198萬個標箱,全球排名第一;2020年,香港貨櫃吞吐量為1,797萬個標箱,全球排名第九2。
然而,如果以香港深度參與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及參與整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角度出發,香港港口物流業仍具有重要地位。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訪問了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玉彬博士,探討香港港口物流業在國家發展下的拓展前景、方向和機遇。招商局港口是招商局集團的子公司之一,總部位於香港。招商局港口是香港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香港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現時在香港經營7個集裝箱船泊位和2個駁船泊位。另外,招商局港口在中國內地及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經營及投資共50個港口,是全球領先的港口綜合服務商之一。
為使讀者對訪談內容有更深入瞭解,在訪談中適當位置會加入數個資料欄,協助讀者掌握更多背景資料。
貿發局經貿研究:招商局港口於內地及世界各地均有營運港口,請問 貴公司認為香港在全球物流供應鏈有什麼優勢?貨物從內地裝箱到香港轉口出口,有何實際好處?
李玉彬:香港是國際重要的國際中轉樞紐港,在自由港地位下,不單政策會比內地的更國際化和寬鬆,貿易及通關的便利性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除此之外,香港的交通和物流基礎建設及物流服務供給的可靠度是世界級的,因此不少國際知名品牌及經營高增值產品企業均會選擇在香港進行存貨管理,以及標籤、包裝等加工工序。香港對外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國際機場運載力龐大;再加上自由港地位和可靠的物流服務供給,使香港成為理想的貨物中轉站,將貨物分撥到其他國家或地區,以應對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對高級產品與日俱增的需求。
另外,供應鏈管理除了硬件外,還需要軟件配套,即是專業服務。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由開放的社會制度,加上航運業相關的高端供應鏈服務發達,使香港成為眾多國際海運業務及海事服務公司的基地。以下數據可以反映香港的重要性:目前,香港的船東和船舶管理公司所擁有或管理的商船船隊佔全球商船船隊 9.6%,同時在香港有 800 多間與海運相關的公司,提供各種海事服務,包括船舶管理、船務代理、船務經紀、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服務等3。近年來,香港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及全球排名雖然有所下降,但這並不意味着香港失去優質物流服務中心的地位。相反,面對日趨激烈的周邊港口競爭,香港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規模仍能穩居全球前十,這其實反映了其健全的物流基礎配套能力和專業的物流服務能力。
但是同時也要看到,現時區域合作和科技應用是行業發展主流。香港應該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將香港在海事、港口、物流服務業的優勢和經驗推廣到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再通過大灣區把市場擴展到全世界。香港也應該引入一些先進的數碼化技術,以支持香港航運業的發展。例如:智慧港口技術應用、粵港澳智能航運研發和應用示範、北斗導航系統應用、物聯網等技術於海運領域的集成應用等。這樣香港可更加鞏固它在全球物流供應鏈的優勢。
2021年6月底正式開始營運的深圳蛇口媽灣智慧港 (相片由招商局港口提供)。
貿發局經貿研究:請問香港港口物流業界現時有甚麼主要發展方向?新科技在業界應用情況如何?
李玉彬:主要發展方向有兩個:首先是聯合粵港澳大灣區各港口,發展及強化與香港航運業相關的業務,例如:貨物中轉業務、航運專業服務以及與粵港澳大灣區各港口的合作業務。第二是繼續與資訊科技領域中的領先區域開展戰略合作,以實現港口企業向智慧化和數字化的戰略轉型,為港口物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就以招商局港口為例,我們集團營運的深圳蛇口媽灣智慧港於2021年6月底正式開始營運。媽灣港自1990年開始投入營運以來,已有超過30年歷史。媽灣港營運初期以勞動密集型的散雜貨業務為主。但是我們自2017年為媽灣港開展改造以來,便大力推動科技應用。通過與國內互聯網科技領先企業合作,媽灣智慧港集成「招商芯(智能業務平台)、招商ePort(一站式網上客戶服務平台)、人工智能、5G應用、北斗系統、自動化、智慧口岸、區塊鏈、綠色低碳」共九大智慧元素。現時媽灣港區面積及泊位岸線長度分別為98.36萬平方米及1,930米,建有5個泊位,包括新建2個20萬噸級華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專用泊位,可停靠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舶,每年吞吐量最多可達300萬標箱。我們認為媽灣智慧港項目可以為香港物流企業布局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其智慧化和數字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 。
資料欄1:香港港口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港口貨物往來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布的《香港船務統計》,以下是2020年中國內地各地區於香港港口的貨物裝卸量。卸下貨物是指於香港卸下從該地方到達的貨物,裝上貨物是指從香港將貨物裝上貨船運到該地方:
以下是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於香港港口的貨物裝卸量:
|
貿發局經貿研究:近月海運貨運價格高企,此趨勢有沒有緩解的跡象? 貴公司會如何建議企業應對艙位不足及貨運價格高企的問題?
李玉彬:從去年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英國脫歐、蘇伊士運河停擺等諸多因素疊加一起,使全球各地的港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2021年的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仍然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例如全球運力供需失衡、集裝箱短缺、港口擁堵等因素都對運費、船期可靠性等產生了連鎖反應。若新冠疫情能逐步得到控制,我們相信航線、運力、箱量投放有望逐步恢復常態,而集裝箱運費亦會逐步回調。
對於艙位不足及貨運價格高企的問題,我們建議企業積極作為,預先做好應對部署。一方面要加強與船公司、供應鏈合作各方協商,共同制訂綜合解決的方案;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每一家企業要扎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海運物流通道暢通,使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
貿發局經貿研究:疫情至今已經超過1年,從全球宏觀角度出發,請問 貴公司認為未來全球港口物流業會有甚麼主要發展趨勢?
李玉彬:我們相信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但隨著疫苗接種工作逐步推進,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活動的影響將會逐步減弱。新冠肺炎疫情的緩和會使經貿的活動逐步恢復,全球經濟有望逐步走向復甦,並帶動全球海運貿易需求的穩步增長。這亦有利我們港口物流業界的可持續發展。
而長遠方面,全球港口物流業正在面臨4個方向的變化:
第一,是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即是各國比較優勢的變更。
第二,是進出口格局的變化,即是不同國家經濟發展進展及路向的差異。
第三,是客戶群體的變化,即是企業的業務模式及消費者消費模式的變化。
第四,是數字化及智能化的變化,即是科技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
我們認為以上4種變化中,數字化及智能化的變化是港口物流企業的決勝之道。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港口物流業務加速線上化,「以科技為主導」將成為每一家港口物流企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們會緊跟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立足當下,把握長遠,做好旗下港口轉型升級的工作。
資料欄2:世界貿易近年的主要模式及變化 綜合世界貿易組織2018-2021年版《世界貿易數據回顧》(World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的內容,以下是世界貿易近年的一些主要模式及變化:
|
貿發局經貿研究:近年環保備受物流業界重視。請問 貴公司有甚麼推動環保的舉措?
李玉彬:我們致力響應國家碳中和及碳達峰戰略,推動公司創新綠色發展。我們鼓勵優先採購環保設備及強化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管理,以構建綠色供應鏈,達致打造綠色港口的願景。同時,我們會通過線上方式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將節能減排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當中。
對於在核心港口業務的環保舉措,我們積極應用「油改電」、「船舶岸基供電」等新型節能技術及產品。例如:我們的汕頭港於年內啟動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的「油改電」改造項目,以清潔低碳的電力去替代燃油,從而實現設備零廢氣排放,並提升能源使用率。同時,汕頭港廣澳港區一期岸電的項目建設已完成。船舶靠泊時可以利用碼頭的充電設備充電,而不需要使用船舶自帶發電機機發電,從而減少船舶靠泊時的大氣排放。
事實上,綠色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所以我們一直在探索和完善綠色管理,希望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綠色運營實踐覆蓋所有業務領域。例如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Colombo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CICT),我們一直致力於使用節能產品,打造綠色低碳的港口。例如:我們安裝了LED燈,並且於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配備先進的電動吊具,而不是傳統以石油發動的吊具。這樣能使港口每年減少6,502公噸碳排放,並使CICT成為斯里蘭卡第一個綠色碼頭。
貿發局經貿研究:《十四五規劃》明確中央將支持香港提升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香港港口物流業界應該如何裝備自己?
李玉彬:香港是一個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自由經濟體。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香港絕對有能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並通過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經濟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從香港物流業未來發展來看,香港港口將繼續成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樞紐,並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連接點。因此香港港口物流業界應該積極發揮獨特優勢,把握行業發展機遇,增強市場競爭力。具體而言:
第一,積極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加強與珠三角區域各港口的合作,發展與港口物流業相關的高端服務。
第二,要通過港口數碼化、自動化、智慧化應用,賦能港口物流業轉型升級。
第三,要注重整合香港物流供應鏈上下游資源,攜手打造供應鏈精品服務,持續提升香港物流業的全球競爭力。
資料欄3:《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有關香港港口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1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2 資料來源:香港海事處
3 資料來源:香港海運港口局,此為2016年數據。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