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多媒體
  • 商貿頭條
  • 成功之道
  • 營商有法
  • 貿發情報
  • 跳出香港
  • 潮流創富
  • 經貿研究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多媒體
  • 商貿頭條
  • 成功之道
  • 營商有法
  • 貿發情報
  • 跳出香港
  • 潮流創富
  • 經貿研究

https://hkmb.hktdc.com/tc/NzU3MTgzOTAx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疫後供應鏈:環保合規的把關者

2021年8月4日



新冠肺炎疫情引致經濟活動停頓,不過也讓人得以一睹綠色經濟的發展潛力。隨著世界經濟自空前重創中恢復過來,很多政府和商界領袖都認為是時候對環境作出更大承擔,並指出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在疫後建立競爭優勢的一大方向。

在個人層面而言,可持續消費大致是指一種奉行純素主義、回收、升級再造和再利用等普遍接受原則的生活方式,在使用產品、材料和生產方法時,會在可能及可行情況下避免基於任何目的作出任何剝奪和侵害大自然的行徑。可持續消費正在迅速釋放人類的創新潛力,以更合適、更負責任的態度對待環境和技術發展。

正如今年世界經濟論壇的「達沃斯議程」對話會(The Davos Agenda)指出,可持續發展與此前的數碼革命非常相似,勢將為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就像數碼革命一樣,多年來許多公司在實踐可持續發展上一直未夠進取,只是採取漸進方式去面對挑戰,而非推動徹底的變革。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卻觸動了企業的營商本能,促使他們坐言起行,提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信譽。

從綠色預算和稅務政策工具,到低碳刺激方案,許多國家都擬備了環境可持續發展計劃。同時,越來越多消費者在花費時都願意首先考慮環保因素,尤其在2020年經歷了新冠疫情這宗「黑天鵝」事件後,許多人預期大眾(特別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消費行為會有所改變,令可持續產品需求飆升。品牌應正視並回應這股趨勢,把握當中的機遇。

香港德國萊茵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TÜV Rheinland Hong Kong Ltd.)執行董事樊兆中(Martin Fan)接受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陳永健專訪,談到香港檢測、檢驗和認證(TIC)行業如何作好準備,與客戶迎接疫後的可持續發展大勢。

相片: 香港德國萊茵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樊兆中。

香港德國萊茵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樊兆中。

陳:香港公司如何準備迎接綠色政策的轉變,又如何改善政策機制,加強對可持續產品和綠色製造的追蹤能力?疫情下,經濟活動大受干擾,尤以製造和貿易活動等為然,TIC行業受到甚麼影響? 

樊:早在2020年之前,許多政府已開始調整政策,不再只對產品實施強制性安全要求,同時還遵循防範性、預防性和從源頭整治污染等原則,保護環境和消費者健康。 

舉例來説,香港貿易商若有銷貨往歐盟,想必知道歐盟已根據污染者自付原則實施多項法規,例如《限制有害物質指令》(RoHS)、《電器及電子設備廢料指令》(WEEE)、《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REACH),以及其他涉及電池、報廢車輛、包裝和包裝廢物、能源相關產品的生態設計等方面的指令,涵蓋空氣、水、土地利用、動植物、噪音、土壤和廢物等各個環保範疇。 

我們看到許多政府都已實施政策,促進綠色技術、貨品、服務的貿易和投資。疫情過後,國際貿易和投資協定將在其他多個層面繼續加強和體現可持續發展。 

近期的《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就是很好的例證。該協議訂下目標,要在203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至少55%,並在2050年之前把歐盟轉型成為氣候中和、環境具可持續性、可有效運用資源和適應力強的經濟體。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則設定目標,要在2025年之前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能源消耗降低13.5%。 

就推動並實現綠色轉型而言,隨著世界各地政府紛紛擬訂新的貿易和投資法規,以促進可持續供應鏈的發展,國際監管合作也必須朝更全面、更進取的方向邁進,這一點已變得空前重要。 

香港的TIC行業致力擔當品質以及強制性和自願性環保標準的把關者,一直是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力量,包括鼓勵生產商在製造過程中減少產生廢物和二氧化碳,推動公司和品牌開發耐用、易於維修和回收的產品等。 

對於價值鏈上的持份者而言,現時可說是優先提升可持續性和適應能力的最重要時機。一些公司會尋求應急指引,希望通過第三方控制來降低業務對環境的影響,並確保其環保行動有效。另一方面,雖然疫情導致很多地方的工廠和商店停工停業,令推出的新產品數量急降,但仍有許多製造商與TIC服務供應商聯絡,為開發產品系列獲取有關環保最佳實踐的建議。 

陳:自願參與方面的情況又如何?尤其以自願的基礎來說,香港公司是否積極主動地接受這些綠色倡議?你認為疫情引發的環保趨勢可否持續下去? 

樊:當然可以,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步伐將繼續加快,不過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已養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而非疫情帶動。 

除強制性要求外,隨著消費者購物時的環保意識日益強烈,他們也願意付較高價錢,購買符合可持續發展或環保原則的產品。有見及此,品牌和貿易商都越來越願意使用自願性的環保或可持續發展標籤,以滿足甚至超越顧客的期望。 

如今,我們已看到香港公司越來越積極推行綠色舉措,例如為玩具和旅行用品獲取環保標誌,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有些公司更是自願推行措施。 

毋庸置疑,在衡量對某家公司或企業作出投資,會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帶來甚麼影響時,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正成為日益重要的因素。同時,社會也有聲音,呼籲訂立更多自願性標準,例如設立環境表現認證和標籤,以認可一些從原材料採用,到生產、分銷和處置等整個生命周期中都符合嚴格環境標準的產品和服務。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困難甚多。香港的TIC服務供應商可從生產過程使用的工序、機械和零部件等方面,識別和解決一些有礙實現企業特定環保目標的痛點,從而幫助不同的供應鏈持份者應對本身的問題,並把他們努力的成果廣泛應用到整條價值鏈。 
​​​​​​​

陳:以環保標籤或證書來說,哪些最常見及最獲國際認可?這些標籤或證書是否僅涉及碳足跡和節能等指標?香港的環保檢測和標籤在海外市場的認受性如何? 

樊:全球環保標籤組織(Global Ecolabelling Network,簡稱GEN)是一個由世界各地的主要環保標籤機構組成的非牟利協會。該組織指出,環保標籤是一種在世界各地推行的自願性環境表現認證和標籤方法。 

經GEN認證的環保標籤有別於供應商隨意提供的「綠色」標記或聲稱,可確認產品或服務已經公正的第三方核實及認證,證明其符合環保原則,以及以特定產品或服務類別的生命周期為基礎、具透明度的環境標準。

不同國家/地區的自願性環保標籤計劃

澳洲

Good Environmental Choice Australia

巴西

ABNT Ecolabel - Hummingbird

中國(中環聯合認證中心)(CEC)

中國環境標誌(China Environmental Labelling)

中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

中國環保產品認證(China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ertification)

中華台北

環保標章計劃(Green Mark Program)

哥倫比亞

Sello Amiental Colombiano

歐盟

歐盟環保標籤(EU Ecolabel)

德國

The Blue Angel Eco-Label

德國(TÜV)

綠色產品標誌(Green Product Mark)

香港(環保促進會)(GC)

香港環保標籤計劃(Hong Kong Green Label Scheme)

印度

GreenPro

印尼

Green Label Indonesia

印尼

Indonesian Ecolabel

以色列

Israeli Green Label

日本

Eco Mark Program

哈薩克

Eco-Labelling

韓國

Korean Eco-Label Program

馬來西亞

SIRIM Eco-Labelling Scheme

荷蘭

On the Way To PlanetProof

荷蘭

SMK

新西蘭

Environmental Choice New Zealand

北歐五國

Nordic Swan Ecolabel

北美洲

ECOLOGO

菲律賓

Green Choice Philippines

俄羅斯

Vitality Leaf

新加坡

Singapore Green Labelling Scheme

南非

Eco-Choice

南非

ecoASA

斯里蘭卡

Eco Label Sri Lanka

瑞典

TCO Certified

瑞典(SSNC)

Good Environmental Choice

泰國

Green Label: Thailand

土耳其

Turkish Environment Label

烏克蘭

Green Crane

美國

Global Electronics Council

美國

Green Seal

越南

Vietnam Green Label

資料來源:全球環保標籤組織(GEN)

圖片: 香港環保標籤

香港的環保促進會自2001年6月起成為全球環保標籤組織的成員,並於2000年推行香港環保標籤計劃(HKGLS)。該計劃為獨立及自願參與,旨在認證同類型較環保的產品,且跟大部分獲廣泛認可的環保標籤計劃一樣,屬於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14024 第一類環保標籤,經過第三方評審和生命周期的考慮,證明達到認可的環保標準。具體來說,該計劃根據認可的產品環保標準,頒發環保標籤予對環境損害較少的產品,目的是鼓勵製造商生產更為環保的產品,並為消費者提供便捷方法,區別環保產品,推動可持續消費。

德國萊茵TÜV集團擁有的綠色產品標誌(Green Product Mark)認證計劃與香港環保標籤計劃相似,是另一個獲廣泛認可的自願性環境標籤計劃,按照「ISO 14020環保標籤和聲明—一般原則」和「ISO 14024環保標籤和聲明—第一類環保標籤—原則和程序」運作。綠色產品標誌認證計劃是根據「ISO/IEC 17067合格評定—產品認證基礎和產品認證計劃指南」制訂,而計劃下的認證活動則是根據「ISO/IEC 17065合格評定—產品、過程和服務認證機構的要求」進行。

綠色產品標誌認證計劃是少數涵蓋產品安全、社會稽核、碳足跡和使用回收材料的計劃之一,設有三大認證標準:(1)防止空氣、水、噪音、氣味和光等可識別的污染;(2)推動負責任地使用電力、燃料、水,以及原材料和加工材料,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3)在根據相關國際標準和基準比較下,測量、報告並減少產品的碳足跡,以緩解氣候變化,涵蓋諸如穿戴式設備、無線電話、路由器、洗衣機、電視、廚房電器、家具、路由交換機、紡織品、鞋類和箱包等多種產品。 ​​​​​​​

圖片: 綠色產品標誌

​​​​​​​陳:科技如何幫助業界提供自願和強制性檢測與認證服務?你會否覺得雖然現在追蹤工作變得較為容易,但欺詐或偽冒也一樣?隨著社會越來越接受遙距審核和檢驗,香港的檢測和認證企業該如何保持地位? 

樊:隨著科技進步,審核員和檢驗員可以使用更有效率的新工具進行工廠審核和產品檢驗,服務能力大為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下,國際買家受旅行限制所限,無法親自到供應商的廠房視察,令遙距檢驗和審核系統及規程的應用更趨廣泛。雖然這些系統及規程仍不可能完全取代現場檢驗,不過卻讓很多陷入困境的企業得以遙距維持供應鏈運作。 

多年來,香港的TIC行業與許多本地和國際企業合作,進行工廠和產品檢驗。即使在當前的艱難情況下,業界仍然是客戶的堅實夥伴,為他們提供可靠的檢測和認證服務。以德國萊茵TÜV集團來說,自這場衛生和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我們一直致力避免客戶的認證事宜受阻。很慶幸,我們大體上都能在認證限期屆滿前,根據最初與客戶商定的計劃完成所有審核。 

早在疫情爆發前,數碼技術的發展已使TIC行業出現重大變化。和硬件檢測和檢驗比較,軟件檢測和檢驗已變得同樣甚至更為重要。同時,疫情也加快了遙距TIC服務的應用和供應。如今,除了必須實地視察的審核項目外,大多數通用認證計劃,例如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或ISO 27001等,都可以通過遙距方式進行部分審核程序。 

相片: 香港德國萊茵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的遙距TIC服務。

香港德國萊茵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的遙距TIC服務。

至於其他自願性標準,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製造商或貿易商在採購階段已訂下多項要求,例如使用可回收、可持續和道德採購的材料;更有效地使用科技,進行追蹤、認證、檢測、檢驗查等工作;以及較頻密甚至持續獲取實時回應。隨著疫情過後,全球邁向更智能化的數碼時代,社會對互聯智能設備的使用日增,且越來越渴求更完善的網絡安全和更快捷的大數據分析技術,無可否認可為香港的TIC業者打開新的機遇之窗。 

在上述趨勢下,一些新的監管責任和應用工具也相繼出現,以更有效地管制和制裁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並積極配合落實各種端到端環保設計舉措。舉例來說,現時生產者責任制已覆蓋更多行業,將新產品系列納入循環經濟,而一些地方則實施新的禁令,例如中國內地和歐盟自2021年起禁止使用碟子、餐具、飲管和棉花棒等即棄塑料製品。新工具方面,例子則包括以去中心化、不可修改和具時間標記的方式,把數據永久記錄在區塊鏈內。 

陳:香港的TIC服務供應商在引導企業進行綠色轉型上可發揮甚麼作用?業界有沒有甚麼里程碑或基準,可以反映可降解產品、純素食品和純素皮革製品的檢測需求上升情況?有沒有實例可以印證使用自願性標籤有助企業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樊:企業要認真推行環保,就必須實施端到端的綠化流程,把材料採購、製造工序,以至報廢產品處理等各個環節都一一涵蓋。TIC服務供應商可在所有關鍵階段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例如為材料/產品/工序的開發、檢測、檢驗、驗證和認證提供指引和服務。 

2020年對TIC行業來說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但同時也是全球可持續發展運動的里程碑。疫情期間,許多國家和經濟體都在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中納入嚴格的環保目標,並推進其可持續發展承諾,例如禁用即棄塑料產品和推廣純素主義。這些舉措將使可生物降解產品的檢測需求增加,也會令越來越多時尚產品使用純素檢測。 

舉例來說,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紡織服裝業的往績依然令人擔憂。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2021年全球時尚業態報告》,僅紡織業就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6%、農藥使用量的20%和工業廢水污染的五分之一,而流入海洋的微塑料中,高達35%是來自服裝業。在此背景下,隨著生產商和消費者日益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並選擇在疫情期間和疫後作出改變,我們預期紡織服裝業將會增加在可持續性材料和技術上的研究和投資,並且發展循環經濟。 

IBM最近進行一項調查,有助瞭解消費者的喜好和購物時的優先考慮因素如何持續改變,以及對品牌的影響。該調查發現,在28個國家的18,980名受訪消費者中,有超過70%表示,品牌提供潔淨產品、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負責任,以及支持回收利用或使用天然成分,對他們來說至少屬中等重要。更值一提的是,近60%的受訪者願意改變他們的購買習慣,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在那些表示可持續發展對他們非常重要的受訪者中,超過70%願意支付溢價,光顧支持回收、實踐可持續發展及/或對環境負責的品牌。

圖表: 資料來源:IBM商業價值研究院(IBM IBV)、美國全國零售業聯合會(NRF)

資料來源:IBM商業價值研究院(IBM IBV)、美國全國零售業聯合會(NRF)

另外,即使全球爆發衛生危機,各地品牌仍致力應對氣候變化。2020年,在堪稱全球最大型公民活動的「世界地球日」(Earth Day),以減少世界碳排放為宗旨的獨立非牟利組織Climate Neutral確認,當時已有103個品牌於該年完成認證,另有50個品牌仍在處理階段。 

作為TIC行業的一分子,我們有責任為客戶和消費者建設一個倚重科技、抗逆力強的未來環境。考慮到產品和製造過程的獨特性,我們很難提供一些無可爭議的統計數據,對不同可持續發展選項的成本和效益進行公平直接的比較。 

不過,由於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數據收集裝置,自動從多台設備收集大量原始數據,並進行模擬及視像化。因此,我們與香港其他TIC服務供應商均大有條件,為不同行業提供可靠且獲廣泛認可的環保標籤和證書。

返回頁首 ^
    主題:
  • 品質檢查及測試,
  • 香港,
  • 歐盟,
  • 可持續發展,
  • 綠色製造,
  • 環保標籤,
  • 自願性標籤,
  • 強制性標籤,
  • 良心消費,
  • 全球供應鏈,
  • 環境社會與管治,
  • ESG
  • 品質檢查及測試
  • 香港
  • 歐盟
  • 香港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品質檢查及測試24740
香港37021
歐盟37805
可持續發展83336
綠色製造72938

文章主題

品質檢查及測試24740
香港37021
歐盟37805
可持續發展83336
綠色製造72938
環保標籤113172
自願性標籤148128
強制性標籤148129
良心消費148064
全球供應鏈118629
環境社會與管治142894
ESG148139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2年8月1日

初創研科技解疫情痛點 推全球首款全走塑口罩

2022年7月6日

ESG助企業可持續發展 專家拆解灣區綠色機遇

2022年4月20日

實現可持續發展:本地高性能鞋履品牌

2022年4月6日

港英協作培育初創企業:時裝與食品科技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2年8月18日

(網上直播)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網上研討會「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小企ESG融資解決方案」

2022年8月19日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聚焦環球可持續發展項目機遇

2022年10月13至16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 2022

2022年12月14至17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2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