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出台「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3年行動計劃
2020年11月10日
為推進《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於10月14日聯合發布關於《「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工信部聯信發 [2020] 157號),表示目標到2023年底,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協同推進發展格局,並建成運行一批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台,形成「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快速感知、實時監測、超前預警、聯動處置、系統評估等新型能力體系。有關重點任務包括:
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新型基礎設施
- 整合現有安全生產數據、平台和系統,構建企業級和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台,實現安全生產全過程、全要素、全產業鏈的連接和監管,提升跨部門、跨層級的安全生產聯動聯控能力。
- 提升數據服務能力,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業分中心和數據支撐平台,建立安全生產數據目錄,加強數據技術攻關,開發標準化數據交換接口、分析建模以及可視化等工具集。
打造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安全生產新型能力
- 圍繞人員、設備、生產、倉儲、物流、環境等方面,開發和部署專業智能傳感器、測量儀器及邊緣計算設備,打通設備協議和數據格式,構建基於工業互聯網的態勢感知能力。
- 制定工業設備、工業視頻和業務系統上雲實施指南,加快高風險、高能耗、高價值設備和ERP、MES、SCM及安全生產相關系統上雲上平台,開發和部署安全生產數據實時分析軟件、工具集和語義模型,開展「5G+智能巡檢」,實現安全生產關鍵數據的雲端匯聚和在線監測。
- 建立風險特徵庫、失效數據庫,分行業開發安全生產風險模型,推進邊緣雲和5G+邊緣計算能力建設,下沉計算能力,實現精準預測、智能預警和超前預警。
深化工業互聯網和安全生產的融合應用
- 在支持工業企業、重點園區在工業互聯網建設中,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於安全生產管理,實現關鍵設備全生命周期、生產工藝全流程進行數字化管理。
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支撐體系
- 圍繞化工、鋼鐵、有色、石油、石化、礦山、建材、民爆、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制定「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業實施指南。建設面向重點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開發安全生產模型庫、工具集和工業APP,培育一批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團隊。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