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地推動物流業及製造業融合創新發展
2020年10月13日
為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推動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4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推動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發改經貿 [2020] 1315號),一方面從企業主體、設施設備、業務流程、標準規範、信息資源等關鍵環節,推動解決制約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礙,同時聚焦大宗商品物流、生產物流、消費物流、綠色物流、國際物流、應急物流等重點領域,推動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有關內容包括:
促進物流業製造業融合創新
- 促進企業主體融合發展:引導製造企業結合實際系統整合其內部分散在採購、製造、銷售等環節的物流服務能力,以及鐵路專用線、倉儲、配送等存量設施資源,向社會提供專業化、高水平的綜合物流服務。
- 促進設施設備融合聯動:支持大型工業園區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倉儲、配送等基礎設施,吸引第三方物流企業進駐並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
- 促進業務流程融合協同:推動製造企業與第三方物流、快遞企業密切合作,在生產基地規劃、廠內設施布局、銷售渠道建設等方面引入專業化物流解決方案,結合生產製造流程合理配套物流設施設備,具備條件的可結合實際共同投資建設專用物流設施。
- 促進信息資源融合共享:推廣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和基於物聯網、雲計算等智慧物流技術裝備,建設物流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採購、生產、流通等上下游環節信息實時採集、互聯共享,推動提高生產製造和物流一體化運作水平。積極探索和推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新興技術在物流信息共享和物流信用體系建設中的應用。
提高物流業製造業融合水平
- 大宗商品物流:推動和支持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大型製造業企業和工業園區提高煤炭、原油、礦石、糧食等大宗商品中長期運輸合同比例以及鐵路、水路等清潔運輸比例。擴大面向大型廠礦、製造業基地的「點對點」直達貨運列車開行範圍。
- 生產物流:鼓勵製造業企業適應智能製造發展需要,開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廣應用物流機器人、智能倉儲、自動分揀等新型物流技術裝備,提高生產物流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 綠色物流:鼓勵企業針對家用電器、電子產品、汽車等廢舊物資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務平台和回收網絡,促進資源循環利用以及逆向物流、再製造發展。
- 國際物流:加強國際航空、海運、中歐班列等國際幹線物流通道以及物流樞紐、製造業園區統籌布局和協同聯動,支持外向型製造企業發展。支持製造企業利用中歐班列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優化融合發展的政策環境
- 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取消不合理的市場准入限制,確保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製造企業剝離物流資產成立獨資或合資物流企業,符合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享受財稅政策。
- 創新金融支持方式: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開發服務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社會資本設立物流業製造業融合發展產業投資平台,拓寬融資支持渠道。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