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書展破紀錄
104萬人次入場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29屆香港書展,於7月18至2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七天展期吸引104萬人次入場,破歷屆紀錄。書迷在場內選購各類心儀書籍,並參與不同的文化活動,包括現場講座、文藝廊展覽等,盡情享受閱讀樂趣。
2018年7月27日
於書展現場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者在場內人均消費為810元,而最常閱讀的三類書籍種類依次為小說、文學及旅遊。另外,60%受訪者過去一個月有閱讀電子書,平均時數為20小時,反映電子書日漸普及。
(線上觀看) 第29屆香港書展精華片段︰
書迷踴躍選購心頭好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今屆書展繼續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七日展期吸引過百萬人次入場,書迷除了選購心儀書籍之外,亦踴躍參與現場文化活動。展場內的國際文化村、文藝廊及舞台表演亦吸引大批市民參觀及欣賞,共享這場文化盛宴。」
他提到,今年以「愛情文學」作為年度主題以及推介的十位作家,均是經過書展文化活動顧問團詳細討論而作的集體決定;顧問團同時選出十位具代表性的作家(排名不分先後),希望透過介紹與主題相關不同年代的作者及作品,引起大眾對這個題材的興趣,從而提升書展推廣閱讀文化的效果,同時希望藉着新晉作家的加入,帶出傳承的精神。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亦表示:「香港書展是城中盛事,是文化的大平台,愈趨多元化。很高興見到今年文藝廊的年度主題展覽,包含了不同年代的作家和作品,除介紹大家較熟悉的愛情文學經典作家外,又推介一些優秀的新生代作家。這些年輕作家有寫暢銷愛情小說成名的,也有在網絡創作而廣受歡迎的。這讓不同年齡層、不同閱讀口味的讀者投入,也鼓勵新晉作家,有助推廣閱讀、推動創作。」

書展人均消費810元
此外,大會於書展期間委託研究機構,抽樣訪問超過820位參觀者。結果顯示,超過9%的參觀人士來自香港以外地方,反映書展吸引了不少旅客參與。
大部份受訪者在過去一年均有購買印刷書籍,全年平均消費為1,412元,而受訪者預算在書展的花費平均為810元。最多受訪者到訪書展的目的是購買最新書籍(79%),亦有41%的受訪者希望享受購書折扣優惠。
最常看小說文學旅遊書
閱讀習慣方面,調查發現98%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有閱讀印刷書籍,平均閱讀時數為22小時,與去年的調查結果相若。讀者最常閱讀的三類書籍種類分別為小說(64%)、文學(39%)及旅遊(33%),其他最常閱讀的書籍為自我增值、語文學習和宗教及哲學等。另外,有60%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有閱讀電子書,平均時數為20小時。

逾30萬人參與文化活動
書展期間,大會舉行了約310場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動,包括多場「年度主題︰愛情文學 」講座、名作家講座、國際文化村表演、名作家朗誦會、文藝廊小舞台的民族表演等。書展的文化活動,連同由6月底開始於全港各區舉行的「文化七月」,至今共舉辦超過640場文化活動,累計超過30萬參與人次。
「文化七月.悅讀夏季」今年已踏入第七年,將書展帶出會展走進社區,推動全城閱讀風氣。「文化七月」舉辦的文化活動包括藝術放映會、戲劇劇場研究室、展覽、講座等,活動將持續至7月底。
大會已將約百場精彩講座的視頻,上載書展網站(http://hkbookfair.hktdc.com/tc/Events/Videos.html)及網上視頻平台(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Lc9w39VONdWdT4AvUYoxI2KsE81Ytpb),讓讀者足本重溫。


推動書籍捐贈回收
為支持環保,今屆書展繼續於場內設立多個書籍捐贈處,讓參展商捐出不打算回運的書籍,書籍會交由志願機構轉贈有需要的人士。大會亦於場內設有大型環保回收箱供參展商使用,並提醒參展商將棄置書籍及物品妥善回收再造。
此外,今年書展首推香港書展流動應用程式,讓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書展最新資訊,包括展會平面圖等,以減少列印展覽索引。

運動消閒博覽反應熱烈
另外,與書展同期舉行的第二屆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共匯聚130多家參展商,展出超過160個品牌,大會安排超過50項現場活動,多家參展商亦提供各式各樣的免費試玩和互動體驗,吸引眾多參觀人士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數場本地體育名將分享會亦吸引大批市民參與,甚受歡迎。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印刷及出版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