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照明打造智慧城市
街燈連結成物聯網
何謂智能照明?對普羅大眾而言,認知或許仍停留在智能調校、聲控開關的層面。事實上,近年智能照明發展蓬勃,而隨着物聯網發展日趨成熟,各地政府亦積極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令智能照明備受關注。香港特區政府將於明年引入400支智能街燈,踏出首步邁向智慧城市。
2018年4月12日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展會期間舉行了「亞洲照明會議 2018」,探討智能照明、及智慧連網照明系統的日常應用,並分享了行業最新技術。
來自新加坡的微軟亞洲區物聯網系統主管陳穎琛,就以實例為觀眾說明智能照明以至物聯網在生活上應用。陳穎琛先為智能照明清楚下定義:「智能照明當然不止是智能開關,智能照明可謂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具體來說,把街燈變成智能街燈,再把街燈連上網絡組成物聯網。」
構建智慧城市
陳穎琛解釋,硬件上,智能街燈全面換上 LED 燈,再配合感應器去優化電能消耗以減低成本,但更重要的是注入物聯網元素,為街燈裝上不同的模組,如 閉路電視(CCTV)、空氣監測、溫度監測等,收集得來的數據可即時上傳到雲端,再針對不同的需要作分析。基本如調控燈光減低耗費,進一步再利用智能街燈系統去監察交通,又或是配合紀律部隊和救護人員迅速抵達現場,而收集得來的數據亦可用作分析城市的發展需要。

她又分享新加坡的個案,「新加坡用上 110,000 支智能街燈,收集的數據可用於城市規劃,加快對突發事故的反應,甚至可向附近的車輛就即時路況發出指示等。」
引入智能街燈系統
智能照明不但應用廣泛,而且跟我們息息相關。路政署路燈部總工程師葉國良於會議上提到, 2019 年起,政府會花三年時間引進多功能智能街燈系統,先導計劃將包括尖沙咀、中環及金鐘、銅鑼灣及灣仔、觀塘及啟德四個區域,約用上400支智能街燈。這無疑是香港在發展為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重要一步。

葉國良進一步解釋:「智慧城市不是純粹的科技概念,其目的應該是令市民的生活更方便,要達到這目的,需要用上物聯網的技術,以及可以用上物聯網的基建。全香港有 220,000 支街燈,覆蓋甚至比網絡公司更全面,正好可用來配合物聯網的發展。智能街燈會用來收集即時城市資訊,如即時路況、測量數據、空氣污染指數等,並用作監察非法傾倒垃圾的問題。」
葉國良在會上展示了智能街燈的設計,外觀跟現有的街燈分別不大,但換上 LED 燈泡,頂部有天線連接互聯網,街燈內部置入不同的感應器。智能街燈容許工程人員以遙距方式開關、或調節光暗,實時監測是否需要維修、或更換燈泡。而更換 LED 燈泡將可減少30%的耗電,配合智能街燈優化光暗調節,預期可進一步節省20%的耗電。
至於被收集的數據日後會否開放,葉國良表示,初期數據只會作內部使用,之後會就 5G 網絡上的需要向電訊商開放部分數據,至於會否向公眾開放數據,則仍在研究而未有定案。
網絡技術助燈光互聯

物聯網無疑是智能照明發展路上的關鍵。藍牙技術聯盟亞太區開發者關係經理任凱介紹上年推出的Mesh網狀網路技術。有別於傳統單對單的連線效果,Mesh網狀網路支援多對多裝置傳輸,達致室內照明系統互聯;有了互聯的基礎,開發商便可在Mesh上設計不同應用程式。
德凱集團中國及香港地區電磁兼容及無線產品總經理馮劍波則認為,要將裝置連接上網,Wi-Fi無疑是直接了當的渠道,他相信由Wi-Fi 技術支援的智能照明,除了可由手機遙距操作、整合 Access Point,更可朝著以人為本的照明方案(Human Centric Lighting)發展,利用雲端分析去調節環境光的色溫迎合用家的生理需要。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照明產品
- 香港
- 環球